[实用新型]一种箱体激光扫描限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78326.5 | 申请日: | 2018-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4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何灿;潘华;廖巧云;赵洋;曾倩;曾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B64F1/32 |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郑隽;吴婷 | 
| 地址: | 412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传感器 远程智能 运输平台 智能控制器 轨道车 本实用新型 激光扫描 限位空间 限位系统 限位装置 航空箱 报警信号 放置区域 检测信号 扫描成像 限位区域 激光 轨道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体激光扫描限位装置,包括箱体限位系统和轨道车,箱体限位系统包括激光传感器、远程智能IO和智能控制器,轨道车包括运输平台;运输平台的左右两端各设置两个第一激光传感器,运输平台的前后两侧各设置两个第二激光传感器,第一激光传感器和第二激光传感器均通过远程智能IO与智能控制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运输平台四侧的激光限位区域面构成一个限位空间,航空箱移送到轨道车上后,若超出限位空间,激光传感器会将检测到的检测信号传送到远程智能IO,再通过远程智能IO传送到智能控制器形成报警信号,以提醒工作人员对箱体的位置进行调整,有效避免因航空箱超出放置区域而影响扫描成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扫描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箱体激光扫描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经济发展迅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货物运输需求也越来越大,其中航空运输中,对于航空箱的放置位置以及航空箱的尺寸均有一定的要求。航空箱体移送到轨道车上时,由于轨道车要载着航空箱体进入扫描区域进行安全扫描,因此航空箱的任何部位不能超出轨道车的放置区域;而实际运输中,很容易出现航空箱摆放位置超出放置区域的问题,而一旦航空箱超出放置区域就会影响扫描成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激光扫描限位装置,以解现有技术中因航空箱摆放超出扫描区域而影响成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体激光扫描限位装置,包括箱体限位系统和轨道车,所述箱体限位系统包括激光传感器、远程智能IO和智能控制器,所述轨道车包括位于其顶部的运输平台;所述激光传感器包括四个第一激光传感器和四个第二激光传感器,所述运输平台的左右两端各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位于所述运输平台同一端的两个第一激光传感器所发出的两条第一感应射线在同一竖直面内,且两条第一感应射线相交于所述运输平台的上方;所述运输平台的前后两侧各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激光传感器,位于所述运输平台同一侧的两个第二激光传感器所发出的两条第二感应射线在同一竖直面内,且两条第二感应射线相交于所述运输平台的上方;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和第二激光传感器均通过所述远程智能IO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平台为矩形结构,所述运输平台同一端的两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对称设置在所述运输平台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两侧;所述运输平台同一侧的两所述第二激光传感器对称设置在所述运输平台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平台左右两端的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对称设置;所述运输平台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二激光传感器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平台左右两端的两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的间距为所述运输平台宽度的1/2~3/4;所述运输平台前后两侧的两所述第二激光传感器的间距为所述运输平台长度的1/8~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感应射线与所述运输平台的支撑面呈夹角α为10°~45°;所述第二感应射线与所述运输平台的支撑面呈夹角β为10°~45°。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传感器为SICK DT35-B15851传感器,所述远程智能IO为SIMATIC ET200SP分布式I/O系统,所述智能控制器为SMATIC S7-1200PLC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平台设置在车架的顶部,所述车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运输平台在水平面内转动的转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平台包括运输框架、设置在运输框架上的多个滚筒和用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盘和用于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转盘的底部与所述车架相连,所述转盘的顶部与所述运输平台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的底部设有多个行走轮,所述行走轮设置在轨道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83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