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乘客输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8106.4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7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砂田哲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23/00 | 分类号: | B66B2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庞乃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板 抑制振动 切口部 驱动轴 轨道 夹具 乘客输送机 轨道安装 驱动链轮 凹部 卡合 前轮 本实用新型 配置单元 前后方向 桁架 上端部 配置 轴孔 架桥 行进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能够对抑制振动轨道与驱动链轮高精度地进行定位。配置在桁架(12)内部的配置单元(100)具有:左右一对单元板(102);上前轨道(74),在各单元板(102)内侧沿着前后方向形成,供前轮(301)行进;单元切口部(106),以驱动轴(70)配置于水平方向的方式形成于单元板(102);轨道安装凹部(112),形成于各单元板(102)的上端部,且相对于单元切口部(106)定位;抑制振动轨道(90),安装于轨道安装凹部(112),使前轮(301)从上前轨道(74)架桥到驱动链轮(24),将夹具(122)与单元切口部(106)卡合,将驱动轴(70)与形成于夹具(122)的轴孔(124)卡合,将驱动轴(70)与抑制振动轨道(90)定位。
本申请主张2017年11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227623号的优先权,在本申请中援引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乘客输送机。
背景技术
在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乘客输送机中,为了对梯级赋予驱动力、并且使梯级从去路的位置向回路的位置反转而设置有驱动链轮。该驱动链轮在与梯级的前轮卡合的状态下,通过马达以规定的速度旋转。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2920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5-51687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5256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许第4107852号公报
在如上所述那样通过驱动链轮使梯级的前轮从去路向回路反转的情况下,为了使梯级的前轮从在轨道上移动的状态进行架桥以便与驱动链轮的凹部卡合,而在前轮的轨道的前端设置有抑制振动轨道。
但是,当未将该抑制振动轨道相对于驱动链轮高精度地固定时,存在前轮向凹部卡合时产生振动、或者产生异常音这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能够对抑制振动轨道与驱动链轮高精度地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为一种乘客输送机,该乘客输送机具有:桁架;多个梯级,在上述桁架的前后方向上行进,连结为环状;左右一对前轮,设置在各上述梯级的前部;左右一对后轮,设置在各上述梯级的后部;左右一对驱动链轮,在上述桁架的内部,使上述梯级的左右一对上述前轮从去路侧向回路侧反转;驱动轴,将左右一对上述驱动链轮进行连结;以及配置单元,配置在上述桁架的内部;上述配置单元具有:左右一对单元板;上前轨道,在各上述单元板的内侧沿着前后方向形成,供上述前轮行进;单元切口部,以上述驱动轴配置于水平方向的方式形成于上述单元板;轨道安装凹部,形成于各上述单元板的上端部,且被相对于上述单元切口部定位;抑制振动轨道,安装于上述轨道安装凹部,使上述前轮从上述上前轨道向上述驱动链轮进行架桥,在该乘客输送机中,将夹具与上述单元切口部卡合,将上述驱动轴与形成于上述夹具的半圆形的轴孔卡合,对上述驱动轴与上述抑制振动轨道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从自动扶梯的侧面观察的说明图。
图2是通过驱动链轮反转的梯级的说明图。
图3是在桁架中收纳了配置单元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从配置单元的侧面观察的纵剖视图。
图6是配置单元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7是图6中的B-B线剖视图。
图8是拆卸了夹具与抑制振动轨道的状态的单元板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电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电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81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