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布式伺服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67758.6 | 申请日: | 2018-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3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优爱宝智能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伺服控制系统 四芯电缆 主控 控制器 系统硬件成本 本实用新型 控制器电气 控制器驱动 系统稳定性 被控对象 布线方式 接线方式 有效减少 电源线 布线 线量 应用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伺服控制系统,包括主控部分、与所述主控部分电气相连的控制器、由所述控制器驱动的执行机构、与所述执行机构相连的被控对象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气相连的检测机构。所述主控部分与所述控制器之间通过四芯电缆连接。所述四芯电缆包括一组电源线和一组CAN总线。如此设置,通过使用四芯电缆代替复杂的接线方式,使得所述分布式伺服控制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连接一目了然,将原本复杂的布线方式简单化,在有效减少布线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减少了原本占系统硬件成本一大部分的线量,降低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开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布线、提高稳定性、降低成本的分布式伺服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伺服系统(servo system)又称随动系统,是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伺服系统是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按控制命令的要求、对功率进行放大、变换与调控等处理,使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控制非常灵活方便。在很多情况下,伺服系统专指被控制量(系统的输出量)是机械位移或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反馈控制系统,其作用是使输出的机械位移(或转角)准确地跟踪输入的位移(或转角)。
采用伺服系统主要是为了达到下面几个目的:1)以小功率指令信号去控制大功率负载;2)在没有机械连接的情况下,由输入轴控制位于远处的输出轴,实现远距同步传动;3)使输出机械位移精确地跟踪电信号。系统精度、稳定性、响应特性及工作频率是衡量伺服控制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目前,伺服控制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其方便、快速、灵活、准确的驱动在机电设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伺服控制技术已成为工业自动化的支撑性技术之一。但在应用于生产现场时,通常发现系统的布线复杂,数量庞大的线缆导致现场显得很不整洁,一旦出现故障不容易及时查到原因快速解决,而且现场布线过多,现场人员难免不小心碰到某根线缆,导致系统不够稳定,因此生产厂商往往不敢随意改动系统,不利于产线的改造升级。
在如今倡导“工业4.0”的背景下,所有工业控制设备发展的大趋势是智能化,工业4.0概念包含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伺服系统发展的方向是为了满足产业应用的要求,伺服控制系统也向着智能化、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以便更好地为工业自动化高效产能服务。
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分布式伺服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布线数量,提高系统稳定性,降低开发的生产成本的分布式伺服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伺服控制系统,包括主控部分、与所述主控部分电气相连的控制器、由所述控制器驱动的执行机构、与所述执行机构相连的被控对象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气相连的检测机构,所述主控部分与所述控制器之间通过四芯电缆连接,所述四芯电缆包括一组电源线和一组CAN总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部分包括控制主机以及与所述控制主机电气相连的微控机,所述控制主机与所述微控机之间通过TCP/IP协议通讯,以实现信号传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部分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气相连的微控机和与所述微控机相连的智能终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包括运动控制卡和与所述运动控制卡电气相连的驱动器,所述运动控制卡与所述微控机之间通过所述四芯电缆相连,所述运动控制卡与所述驱动器之间通过第一电缆连接,所述驱动器通过第二电缆与所述执行机构相连、通过第三电缆与所述检测机构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优爱宝智能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优爱宝智能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77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火试验炉用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扫路车模块化电气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