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铁轨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66468.X | 申请日: | 2018-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3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瑞欧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热 导热管 铁轨 导热 散热管 吸热块 本实用新型 轨道交通 内部设置 散热装置 安置孔 转动轴 空心玻璃珠 散热孔 散热 过热 摩擦 镶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铁轨散热装置,包括吸热块,所述吸热块下部安装有导热管,导热管内部设置有第一导热块,所述吸热块下部镶嵌进导热管,并与第一导热块相连接,导热管两端连接有转动轴,通过转动轴连接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内部设置有第二导热块,散热管表面开有散热孔和吸热珠安置孔,所述吸热珠安置孔中设置有吸热珠,所述吸热珠为空心玻璃珠,在吸热珠空心部分,充有大量水,水的体积占吸热珠空心部分的50%~75%;本实用新型设置妥当,原理合理,结构简洁明了,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将铁轨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充分及时的分散开来,避免铁轨过热,或者来不及散热而导致的难以估计的后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具体为一种轨道交通铁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国土东西跨越5400km,南北相距5200km,面积居世界第三,这使得不同区域的中心城市平均距离较远。由于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各种大宗原材料长途运输的压力很大。另外,由于各地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不同,区域间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不同区域的优势产业也存在明显区别,区域间有强烈的产品交换需要。铁路具有运距长,运量大,连续性强,速度快,费用低等综合特点,作为大跨度经济联系和长距离大运量的运输方式,其作用是其他运输方式难以取代的。
火车在经过铁轨时,由于速度过快,会产生大量热量,热量会使铁轨短时间内处于一个较高的温度。高温是对铁轨有害的,持续的高温会导致铁轨的变形,同时还有可能影响在需要在铁轨上作业的工人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铁轨散热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铁轨散热装置,包括吸热块,所述吸热块下部安装有导热管,导热管内部设置有第一导热块,所述吸热块下部镶嵌入导热管,且与导热管内部的第一导热块相连接,导热管两端连接有转动轴,通过转动轴连接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连接导热管,散热管内部设置有第二导热块,散热管表面开有散热孔和吸热珠安置孔,吸热珠安装在吸热珠安置孔中,且吸热珠底部接触第二导热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包括卡紧螺丝、转轴和两个连接接头,两个连接接头分别为导热管连接接头、散热管连接接头,两个连接接头安装在转轴上,且分别与导热管、散热管配合连接,所述导热管连接接头、散热管连接接头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热块连接头、第二导热块连接头,所述第一导热块连接头、第二导热块连接头在转动轴内部相连,且分别与第一导热块、第二导热块相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热珠是由耐高温玻璃制成的空心玻璃珠,在吸热珠的空心部分充有液体水,水的体积占吸热珠空心部分的50%~7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热块、第一导热块、第二导热块、第一导热块连接头、第二导热块连接头均是由导热硅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原理清晰,结构简单,使用两种方式来分散铁轨上的热量,有效的缓冲了铁轨持续高温可能造成的影响,而且本实用型采用的材料均为常见材料,易于获得,从经济方面来说,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安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瑞欧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唐山瑞欧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64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