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2902.4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4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增满;刘国艳;李国红;李波;李雨;王松;陈奇;陈维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置 减速器 电动汽车 相对设置 电机相 电机 本实用新型 侧面 隔振 机舱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电动汽车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悬置和第二悬置,且所述第一悬置与所述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悬置与所述减速器相连接;相对设置的第三悬置和第四悬置,且所述第三悬置与所述电机相连接,所述第四悬置与所述减速器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悬置和所述第三悬置分别与所述电机的不同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二悬置和所述第四悬置分别与所述减速器的不同侧面相连接,增加隔振量,易于在后机舱进行布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与节能意识越来越普及,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一种新的发展及应用趋势。
其中,电动汽车中通过电机与减速器组成了动力总成,相比传统燃油车发动机变速器组成的动力总成体积减小了很多,减轻能耗,但由于电动车辆中动力总成的悬置结构大多是根据传统汽车悬置结构衍生而来,不能适应新的动力总成结构布置,导致悬置结构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隔振量较低,影响车内人员的乘坐舒适性,且传统悬置结构不易于后机舱狭小空间的悬置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以解决电动汽车中电机与减速器组成的动力总成的悬置结构,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隔振量较低且不易于在后机舱进行布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电动汽车还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悬置和第二悬置,且所述第一悬置与所述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悬置与所述减速器相连接;
相对设置的第三悬置和第四悬置,且所述第三悬置与所述电机相连接,所述第四悬置与所述减速器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悬置和所述第三悬置分别与所述电机的不同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二悬置和所述第四悬置分别与所述减速器的不同侧面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悬置、所述第二悬置、所述第三悬置及所述第四悬置分别包括刚度不同的衬套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悬置、所述第二悬置、所述第三悬置及所述第四悬置分别通过衬套结构与车身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悬置、所述第二悬置、所述第三悬置及所述第四悬置分别包括铸铝支架,所述铸铝支架上设置有安装衬套结构的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悬置包括第一平板结构,及与所述第一平板结构方向垂直的凸出结构,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凸出结构上,所述第一平板结构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悬置包括第二平板结构,所述第二平板结构包括厚度不同的两部分,连接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平板结构中厚度较高的一部分上,所述第二平板结构中厚度较低的一部分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减速器固定连接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第三悬置包括第三平板结构,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三平板结构设置,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三平板结构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三平板结构相对的两侧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第四悬置与所述第三悬置结构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四悬置与所述减速器之间通过一悬置支架进行固定连接。
可选地,相对所述第一悬置、第二悬置及第三悬置,所述第四悬置在所述车身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靠近车尾的方位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29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商用车外挂式电驱动装置和商用车
- 下一篇:拖拉机底盘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