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散热器全方位振动感应强化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0043.7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5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郑长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联政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0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116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方位振动 汽车散热器 传热装置 感应强化 壳体 本实用新型 外散热 散热 散热器 导热 振动感应装置 冷凝水进管 壳体内部 汽车底盘 散热外壳 散热效率 安装板 翅片管 吊挂孔 连接管 内机体 振动辊 振动量 供能 进管 堆积 发动机 震动 灵活 汽车 | ||
1.一种汽车散热器全方位振动感应强化传热装置,其结构包括吊挂孔(1)、安装板(2)、内机体(3)、外散热外壳(4)、冷凝水进管(5)、振动感应装置(6)、连接管(7)、翅片管(8)、液体进管(9)、导热室(10)、一号风扇室(11)、第一散热扇(12)、二号风扇室(13)、第二散热扇(14),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挂孔(1)穿过安装板(2)表面的右端并且互相贯通,所述安装板(2)通过铆钉固定在外散热外壳(4)的上方,所述内机体(3)镶嵌在外散热外壳(4)的内侧并且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冷凝水进管(5)螺纹连接在外散热外壳(4)表面的下方并且互相贯通,所述液体进管(9)插嵌在外散热外壳(4)内部的右下角,所述振动感应装置(6)底部的右端与液体进管(9)的左端互相贯通,所述导热室(10)嵌在外散热外壳(4)内部的底部,所述一号风扇室(11)电焊在导热室(10)上方的右端,所述第一散热扇(12)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一号风扇室(11)内部的中心,所述二号风扇室(13)水平固定在一号风扇室(11)的左端,所述第二散热扇(14)活动连接在二号风扇室(13)内部的中心并且与第一散热扇(12)互相平行,所述翅片管(8)设有两个以上并且等距均匀的电焊在二号风扇室(13)的左侧,所述翅片管(8)与二号风扇室(13)互相垂直,所述振动感应装置(6)的左端紧贴在外散热外壳(4)内部的左端,所述振动感应装置(6)的顶部安设在外散热外壳(4)内部的上方,所述振动感应装置(6)位于一号风扇室(11)、二号风扇室(1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器全方位振动感应强化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感应装置(6)设有全方位振动器(61)、储热管(62)、循环装置(63)、加压逆止装置(64),所述全方位振动器(61)设有三个并且位于外散热外壳(4)内部的顶部,所述储热管(62)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左端的全方位振动器(61)互相贯通,所述循环装置(63)的左端与储热管(62)的底部电焊在一起,所述循环装置(63)的右端与液体进管(9)的左端螺纹连接,所述全方位振动器(61)之间通过连接管(7)连接在一起,所述加压逆止装置(64)铰接在储热管(62)内侧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器全方位振动感应强化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方位振动器(61)由压缩腔(611)、振动辊(612)、压紧弹簧(613)、缓冲腔(614)、弹性橡胶圈(615)、环形球(616)组成,所述环形球(616)电焊在外散热外壳(4)后侧的上方,所述缓冲腔(614)镶嵌在环形球(616)的内侧,所述弹性橡胶圈(615)胶连接在缓冲腔(614)的内侧,所述缓冲腔(614)、弹性橡胶圈(615)、环形球(616)轴心共线,所述压紧弹簧(613)设有八个并且等距均匀的嵌在缓冲腔(614)的内侧,所述压缩腔(611)设有八个并且一一对应在压紧弹簧(613)的外侧,所述压紧弹簧(613)与压缩腔(611)轴心共线,所述振动辊(612)插嵌在压缩腔(611)的外侧并且采用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橡胶圈(615)之间通过连接管(7)连接在一起,所述弹性橡胶圈(615)的左端与储热管(62)的顶部互相贯通,所述储热管(62)电焊在外散热外壳(4)内部的左端,所述储热管(62)的底部与循环装置(63)的左端电焊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器全方位振动感应强化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63)由均热板(631)、吸液芯(632)、冷凝层(633)、开关块(634)组成,所述均热板(631)与储热管(62)的底部互相贯通,所述吸液芯(632)设有两个以上并且等距均匀的钉连接在均热板(631)内部的底部,所述冷凝层(633)笼罩在均热板(631)的外表面并且与吸液芯(632)互相贯通,所述开关块(634)左端嵌在液体进管(9)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联政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莆田联政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00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翅片管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余热回收换热器弯头区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