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辆的蓄电池组件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06027.0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3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申波;邢洪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康正德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蓄电池组件 蓄电池托盘 本实用新型 凹槽结构 固定件 侧壁 翻边 凸起 车辆安全 凸出 卡接部 上端 移位 装配 延伸 移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蓄电池组件及车辆,属于车辆安全领域。所述用于车辆的蓄电池组件包括蓄电池与蓄电池托盘,所述蓄电池托盘包括卡接部和固定件;其中,所述固定件的上端具有至少一个向下的凸起,所述蓄电池托盘第三侧和第四侧具有沿上方延伸的翻边,所述蓄电池侧具有凸出所述蓄电池侧侧壁的凹槽结构,以便所述蓄电池装配至所述蓄电池托盘处时,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结构相配合,同时蓄电池侧壁抵靠所述翻边,以从水平方向限制所述蓄电池的移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蓄电池组件。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组件能够在各个方向上牢牢地固定住蓄电池,因此有效避免了蓄电池移位或飞出等问题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安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蓄电池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车辆中电的来源均来自于车辆蓄电池系统,因此蓄电池是车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件。同时,国标法规《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性 GB20072-2006》中规定:车辆在后碰撞过程中和后碰撞后,蓄电池应由保护装置保持自己的位置。国标法规《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11551-2014》以及C-NCAP的评价开发中也要求:碰撞后蓄电池不能发生断电、整车供电系统需正常。由此可知,保证蓄电池位置的稳定变成刻不容缓的事情。
目前,蓄电池一般采用独立的固定结构将其固定,并且所述固定结构只能在一个方向上将蓄电池固定,在其他方向上,蓄电池则不被固定。
因此,当车辆行驶在比较颠簸的路段或者车辆发生碰撞时,蓄电池极易发生移位或飞出,这严重影响了蓄电池位置的稳定性,进而产生一系列诸如蓄电池使用寿命缩短等不良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蓄电池组件,该蓄电池组件能够解决蓄电池在车辆发生碰撞等情况下移位或者飞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包含上述蓄电池托盘,所述车辆的蓄电池托盘能够解决蓄电池在车辆发生碰撞等情况下移位或者飞出的问题。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蓄电池组件,包括蓄电池与蓄电池托盘,所述蓄电池托盘用于固定和支撑所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托盘的第一侧部设有用于卡接所述蓄电池的卡接部,所述蓄电池托盘的与所述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设有用于对所述蓄电池进行限位的固定件;
其中,所述固定件的上端具有至少一个向下的凸起,所述蓄电池托盘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具有沿上方延伸的翻边,与所述第二侧部相对应的蓄电池侧具有凸出所述蓄电池侧侧壁的凹槽结构,以便所述蓄电池装配至所述蓄电池托盘处时,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结构相配合,同时与所述蓄电池托盘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对应的蓄电池侧壁抵靠所述翻边,以从水平方向限制所述蓄电池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一截面为“Z”型的钣金结构,其底部与所述蓄电池托盘通过螺栓连接,其上端具有三个“V”型的向下的凸起,所述凹槽结构为凸出所述蓄电池侧侧壁的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具有三个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以便所述蓄电池装配至所述蓄电池托盘处时,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相配合,以限制所述蓄电池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包括多个由所述第一侧部向所述蓄电池托盘的内部延伸的凸起结构,且所述卡接部的底部距离所述蓄电池托盘的底壁内表面一定的距离设置,所述蓄电池对应侧具有凸出所述蓄电池对应侧侧壁的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凸条的延伸方向与多个所述凸起结构的排列方向相同,以便于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卡接部卡接时,所述第二凸条插入所述卡接部的底部与所述蓄电池托盘的底壁内表面形成的间隙中,以从高度方向限制所述蓄电池的移动。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凸起结构为具有一定长度、一定宽度和一定高度的立方体结构,且每一所述凸起结构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凸起结构内部中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6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托盘及蓄电池柜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总成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