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内机油的堵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96537.4 | 申请日: | 2018-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6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 发明(设计)人: | 曹宇峰;郑锐;李卫国;王必璠;周迪;李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1/04 | 分类号: | F01M11/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出孔 机油 限位杆 插入柱 驱动杆 中空柱 中连杆 中筒壁 驱动 堵件 实柱 发动机 插入配合 固定环槽 机油密封 力矩控制 螺纹连接 密封效果 内固定体 上下运行 透明玻璃 依次连接 插入腔 控制性 拆装 穿经 放油 筒腔 限位 配合 堵塞 拆除 监控 观察 | ||
1.一种发动机内机油的堵拆装置,包括内固定体(2)与外堵拆体(3),所述内固定体(2)的外壁与油底壳(1)中放油孔(11)的内壁相连接,内固定体(2)的内部开设有插入腔(21),该插入腔(21)与外堵拆体(3)内的插入柱(31)进行插入配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堵拆装置还包括以插入柱(31)的中轴线为对称线呈上下对称的上活动堵件(4)、下活动堵件(5),上活动堵件(4)、下活动堵件(5)均包括限位杆(41)、中连杆(42)与驱动杆(43),所述限位杆(41)的内端与中连杆(42)的一端垂直连接,中连杆(42)的另一端与驱动杆(43)的内端垂直连接,且限位杆(41)的外端、驱动杆(43)的外端同向外延伸;
所述内固定体(2)包括固定筒(22)及其内部开设的同轴的插入腔(21),固定筒(22)的外壁与放油孔(11)的内壁相连接,固定筒(22)的内壁上近放油孔(11)的部位开设有内凹的固定环槽(23),该固定环槽(23)的直径大于插入腔(21)的直径;
所述外堵拆体(3)包括依次连接的插入柱(31)、中空柱(32)与外实柱(33),插入柱(31)与插入腔(21)进行插入配合,外实柱(33)位于内固定体(2)的外部;所述中空柱(32)包括中筒壁(34)及其内部开设的同轴的中筒腔(35),中筒壁(34)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限位出孔(341)、驱动出孔(342),限位出孔(341)与限位杆(41)的外端插入配合,驱动出孔(342)与驱动杆(43)的外端插入配合,限位杆(41)、限位出孔(341)、固定环槽(23)的宽度依次增大,上活动堵件(4)中的中连杆(42)与下活动堵件(5)的中连杆(42)之间存在间隔空隙(51),限位出孔(341)、驱动出孔(342)、间隔空隙(51)、中筒腔(35)相互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内机油的堵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筒壁(34)、中连杆(42)的厚度之和小于限位杆(41)的长度,限位杆(41)的长度小于驱动杆(43)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内机油的堵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空隙(51)内设置有伸缩弹簧(6),该伸缩弹簧(6)的顶端、底端分别与相邻的中连杆(42)的内侧面相连接,所述驱动杆(43)上近外实柱(33)一侧的侧面与限位柱(7)垂直连接,限位柱(7)与间隔空隙(51)之间的最短轴间距大于外实柱(33)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内机油的堵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7)的外侧围上开设有螺纹,限位柱(7)与罩于其外部的限位螺母(71)进行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内机油的堵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弹簧(6)的左右两侧与插入柱(31)、外实柱(33)之间分别形成有左弹簧空腔(61)、右弹簧空腔(6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内机油的堵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实柱(33)的制造材料为透明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65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