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双连杆避震前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3633.3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0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霍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峥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B62K2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东宏丽京专利代理事务所合伙企业(特殊普通合伙) 61243 | 代理人: | 李东京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震前叉 连杆轴承 双连杆 本实用新型 自行车前叉 减震行程 连杆总成 自行车 上叉 下叉 震动 自行车机械 车轮安装 大冲击 前叉腿 刹车座 上连杆 下连杆 转向杆 叉肩 肩盖 过滤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行车双连杆避震前叉,包括上叉总成,连杆总成和下叉总成,所述上叉总成由转向杆与肩盖构成,所述连杆总成由上连杆、下连杆与连杆轴承一、连杆轴承二、连杆轴承三构成,所述下叉总成由减震行程管与叉肩、左右两只前叉腿、刹车座、车轮安装座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对现有自行车前叉的改进,使一种自行车双连杆避震前叉具有减震行程大的效果,从而有效的过滤自行车前叉遇到的小震动,对于遇到大的震动和大冲击时,可以有效的保护骑车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行车双连杆避震前叉。
背景技术
前叉部件在自行车结构中处于前方部位,它的上端与车把部件相连,车架部件与前管配合,下端与前轴部件配合,组成自行车的导向系统;转动车把和前叉,可以使前轮改变方向,起到了自行车的导向作用,此外,还可以起到控制自行车行驶的作用。自行车前叉是自行车舒适度的决定性灵魂零件。
图1是现有技术的自行车前叉,现有技术的零件说明:1-1-转向管;1-2-肩盖;1-3-轴承;1-4-叉肩;1-5-弹性胶块;1-6-前叉腿;1-7-刹车座;1-8-车轮安装座。
现有技术中包括上叉总成和下叉总成;其中转向管1-1与肩盖1-2构成上叉总成,其链接方式为焊接或压接;叉肩1-4与前叉腿1-6、刹车座1-7、车轮安装座1-8一起构成下叉总成,其叉肩1-4与前叉腿1-6为焊接或压接,刹车座1-7与前叉腿1-6,刹车座1-7与车轮安装座1-8为焊接。
图2是现有技术的前叉受压与未受压状态对比图,a为现有前叉未受压状态;b为受压状态,c为对比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前叉受压与未受压状态时下叉总成的位置对比图,a为前叉受压缩后下叉总成位置,b为前叉未受压缩时的下叉总成位置。
图4是现有技术的前叉受压与未受压状态时车轮安装座的位置对比图,a为前叉受压时的车轮安装座1-8的位置, b为前叉未受压时的车轮安装座1-8的位置对比图。由此可见当前叉受压时,其图4中车轮安装座1-8的位置会做水平方向100mm左右位移,上下方向40mm左右减震幅度。
图5是现有技术的车辆前轮受压与未受压状态对比图,车辆前轮安装在图5中车轮安装座的位置上,b为未受压时状态,a为受压时状态。当车辆行进时前轮遇到颠簸引发车轮自下而上的冲击时,由于存在转点的链接,前叉会向图5中所示的左上方运动,同时会对图1中弹性胶块进行压缩,由此前叉可对较小颠簸进行过滤。
现有前叉缺点:
由于转向管1-1与肩盖1-2,轴承1-3与肩叉1-4为硬性连接且由轴承1-3做旋转连接,由于前叉结构原因,导致轴承1-3的高度不可能过大;当前叉遇到自图5从下向上的震动或冲击时,由于下叉总成需围绕轴承1-3进行旋转而压缩弹性胶块1-5,由此导致车轮在减震工作时会产生从右往左的大幅度移动,此移动需要抵消车辆行进当中遇到颠簸或障碍物时的冲击力,所以会导致前叉减震效果不灵敏,对细小震动过滤不彻底,造成骑行人员震手;同时,由于现有技术的链接方式,为了避免前叉在减震时不至于使车轮安装座1-8的横向位移过大造成前叉腿1-6上的冲击力过大而造成断裂(当前叉遇自下而上震动时,上下叉总成会围绕轴承1-3做轴向移动,前叉腿1-6与地面的夹角就会变大,此夹角越大,前叉腿1-6上遭受的横向压力就会过大),且因上所述,现有前叉无法将弹性胶块1-5的压缩幅度变大,所以也就导致了车轮安装座1-8的上下减震幅度减小。由于车轮安装座1-8的上下幅度较小,当前叉遇到较大的自下而上的冲击时,由于减震幅度较小就无法做到良好的避震效果了。
对现有前叉总结:见图2所示,由于减震时车轮安装座需对轴承做轴向横移,导致前叉上下压缩时对细小震动的过滤不彻底;当前叉遇到较大冲击时,由于车轮安装座因受弹性胶块的影响而导致上下缓冲距离不够,所以在大冲击下的减震效果也不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峥,未经霍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36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