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电磁吸合技术的车载无人机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6373.0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7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厚禹;李新波;刘帅;于润泽;郭晨;刘国君;吴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F1/12 | 分类号: | B64F1/12;B64F1/02;B64F1/18;B60P3/11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基座 回收 车载无人机 回收装置 磁性套 激光发射装置 无线通信模块 继电器模块 中央控制器 电磁吸合 激光测距 天线模块 本实用新型 降落 动态回收 供电模块 有效实现 可回收 吸附 引力 装配 自动化 配合 | ||
基于电磁吸合技术的车载无人机回收装置,属于无人机回收领域,包括固定基座、供电模块、激光测距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中央控制器、电磁回收模块、继电器模块、天线模块、激光发射装置及磁性套,固定基座顶部具有无人机驻停平台,磁性套装配在无人机上,通过激光测距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中央控制器、电磁回收模块、继电器模块、天线模块及激光发射装置相互配合使无人机降落,无人机与固定基座之间的距离满足无人机可回收的距离,磁性套与电磁回收模块产生引力,无人机吸附于固定基座的无人机停驻平台上,完成无人机的回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无人机回收装置可以有效实现无人机的自主降落、回收过程的自动化及无人机的动态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回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电磁吸合技术的车载无人机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的回收方式是无人机的重要性能之一。回收方式是否机动灵活,准确性及可靠性是否高,设备及操作是否简单等已成为评价无人机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无人机的回收方式多种多样,传统的回收方式大致可归纳为降落伞回收、气囊着陆回收、撞网回收、空中回收、旋翼垂直着陆回收和起落架滑轮着陆回收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回收领域也出现了较为新型的无人机回收方式:
1、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416224A,公开日为2017-12-01,实用新型名称为“机动式无人机回收装置”,该实用新型创造中无人机以较高的回收速度冲向拦阻组件,推动拦阻滑车一起向前移动,实现无人机和拦阻滑车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减速至停止,最后无人机落下被回收在拦阻组件的框架内。
2、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600446A,公开日为2018-01-19,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无人机回收装置以及回收方法”,该实用新型创造是通过信号发射器使无人机返航降落,气压撑杆为高速降落的无人机提供缓冲,最后落入回收槽内的回收网,通过磁性涂层吸附无人机,完成回收。
3、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031861A,公开日为2017-08-11,实用新型名称为“无人机回收装置”,该实用新型创造实现了当主支撑网架在无人机撞击的惯性下进行转动时,通过帆布缓冲主支撑网架的转动速度,从而降低无人机从回收网上掉落的几率。
无人机属于高精度、高成本类仪器,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如何更好地保护无人机,使其使用寿命更长已然成为目前无人机回收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上述无人机回收方案都存在着某些缺点:
1、无人机在回收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保证无人机的完备性,可能会使无人机发生损伤,从而产生较多的维护成本;
2、无人机在回收的过程中需要人为地回收无人机,所需人力物力资源较多,成本较大;
3、无人机在回收的过程中回收地点相对固定,不能实现动态回收,回收精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无人机回收方式存在的无人机完备性差、所需人力物力资源较多及不能实现车载回收等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电磁吸合技术的车载无人机回收装置,可以有效实现无人机的自主降落、回收过程的自动化及无人机的动态回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吸合技术的车载无人机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供电模块、激光测距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中央控制器、电磁回收模块、继电器模块、天线模块、激光发射装置及磁性套,
所述固定基座固定于车辆顶部,固定基座包括固定基座本体和固定基座下盖,固定基座本体与固定基座下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固定基座本体顶部的中间位置为无人机驻停平台,无人机驻停平台为无人机停放区域,固定基座本体上开设有激光发射装置探出口和天线模块探出口,分别供激光发射装置和天线模块的发射端伸出固定基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63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起降台
- 下一篇:一种多用型无人飞机牵引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