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密封的自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9701.6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5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细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重诚密封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4 | 分类号: | B65G47/14;B65G47/91;G01M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工业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环 上料机构 旋转机构 静环 机械密封 上料组件 自动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振动上料盘 放料组件 下料机构 转运组件 检测 检测结果 上料过程 圆周分布 自动完成 气密性 下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密封领域,具体是一种机械密封的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旋转机构、静环上料机构、动环上料机构、检测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静环上料机构、动环上料机构、检测机构和下料机构呈圆周分布在旋转机构的旁侧,所述静环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组件和放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位于旋转机构的旁侧且放料组件位于上料组件和旋转机构之间,所述动环上料机构包括动环振动上料盘和转运组件,所述转运组件位于动环振动上料盘和旋转机构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自动完成机械密封的静环和动环的上料过程,并通过检测机构对其气密性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合格的和不合格的动环与静环分别下料,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密封领域,具体是一种机械密封的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密封件属于精密、结构较为复杂的机械基础元件之一,是各种泵类、反应合成釜、透平压缩机、潜水电机等设备的关键部件。机械密封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泵类、反应合成釜、透平压缩机、潜水电机等设备的使用寿命,机械密封内主要由静环和动环构造其密封系统,而现有的静环和动环的密封性检测需要人工参与配合检测,这严重影响了静环和动环的检测速度且增加了检测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密封的自动检测装置,能够自动完成静环和动环的上下料工作并自动检测静环和动环的密封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旋转机构、静环上料机构、动环上料机构、检测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静环上料机构、动环上料机构、检测机构和下料机构呈圆周分布在旋转机构的旁侧,所述静环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组件和放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位于旋转机构的旁侧且放料组件位于上料组件和旋转机构之间,所述动环上料机构包括动环振动上料盘和转运组件,所述转运组件位于动环振动上料盘和旋转机构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和旋转盘,所述旋转电机竖直设置且其输出端竖直向上设置,所述旋转盘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的上端设有四个呈圆周分布的定位槽,每个所述定位槽内均设有呈竖直设置的定位柱,每个所述定位槽的底部均设有环槽,每个环槽内均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最上端的水平高度高于定位槽底部的水平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料组件包括静环振动上料盘和第一料道,所述第一料道与静环振动上料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料道的横截面呈L型,第一料道的末端设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内侧壁呈圆弧状,第一料道的末端设有供静环穿过的下料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放料组件包括下料气缸和下料板,所述挡料板的下端设有插接孔,所述下料板的一端插接在插接孔内,所述下料板位于第一料道外部的一侧与下料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动环振动上料盘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料道,所述第二料道的末端位于转运组件一端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运组件包括转运电机、横臂、两个转运气缸和两个三爪卡盘,所述转运电机呈竖直设置且其输出端竖直向上设置,所述横臂呈水平安装在转运电机的输出端上,两个转运气缸分别安装在横臂两端的上方且两个转运气缸的输出端均贯穿横臂,两个三爪卡盘分别安装在两个转运气缸的输出端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安装座、检测气缸和检测罩,所述安装座位于旋转机构的旁侧,检测气缸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且检测气缸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检测罩的上端与检测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罩的直径大于动环的内径且小于动环的外径,所述检测罩的下端设有检测槽,所述检测罩的侧壁上设有与检测槽连通的进气管,所述检测槽内设有气压传感器,检测罩的下端设有第二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机械臂和两个下料传送带,两个所述下料传送带对称设置,机械臂位于两个下料传送带和旋转机构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重诚密封件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重诚密封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97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封帽刻录自动上下料装置
- 下一篇:便于清洁的配料机接料传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