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40573.9 | 申请日: | 2018-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9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冯微;张力文;彭军;邓远新;聂清念;李翔;朱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6 | 分类号: | E01D21/06;E02B5/02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5237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横撑杆 斜撑杆 主体连接 渡槽 车体 本实用新型 台车装置 车身架 现浇 施工技术领域 滚动连接 施工成本 施工效率 轨道 拆卸 底架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渡槽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包括轨道和至少一个车体,车体滚动连接于轨道;车体包括底架和至少一个车身架,车身架包括主体、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一可调横撑杆、第一可调斜撑杆、第二可调横撑杆和第二可调斜撑杆,第一可调横撑杆一端与第一模板连接,第一可调横撑杆另一端与主体连接,第一可调斜撑杆一端与第一模板连接,第一可调斜撑杆另一端与主体连接;第二可调横撑杆一端与第二模板连接,第二可调横撑杆另一端与主体连接,第二可调斜撑杆一端与第二模板连接,第二可调斜撑杆另一端与主体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化安装和拆卸的过程,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渡槽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
背景技术
渡槽是在公路桥梁、水利等建设工程中常见的结构。渡槽的施工要求严格,尺寸精度严谨,因此必须要对用于制造渡槽槽身的浇注板进行支撑固定,才能在进行浇注时,保证渡槽槽身的结构稳固安全。
在渡槽槽身成型后,需要将用于支撑固定浇注板的部件进行逐一拆卸。部件大多为支撑架和支撑板等,对于大型的施工工程来说,部件的种类多,数量大,安装或者拆卸起来繁琐,施工耗时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能够简化安装和拆卸的过程,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包括轨道和至少一个车体,所述车体滚动连接于轨道;所述车体包括底架和至少一个车身架,所述底架与车身架固定连接,所述车身架还包括主体、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一可调横撑杆、第一可调斜撑杆、第二可调横撑杆和第二可调斜撑杆,所述第一可调横撑杆的一端与第一模板连接,所述第一可调横撑杆的另一端与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可调斜撑杆的一端与第一模板连接,所述第一可调斜撑杆的另一端与主体连接;所述第二可调横撑杆的一端与第二模板连接,所述第二可调横撑杆的另一端与主体连接,所述第二可调斜撑杆的一端与第二模板连接,所述第二可调斜撑杆的另一端与主体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车体的车身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车体设有上部连接杆和下部连接杆,相邻的车身架的上部通过上部连接杆进行固定连接,相邻的车身架的下部通过下部连接杆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的车体的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架还包括顶撑杆,所述顶撑杆螺纹连接于主体,所述第一模板与顶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模板与顶撑杆(228) 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均设有支架,所述车身架还包括倒链,所述倒链的一端与顶撑杆连接,所述倒链的另一端与支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有加强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横截面的形状均为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还包括至少一个钢枕。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还包括用于显示所述车体和轨道的形状及数据的BIM软件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优化了现有的部件对浇注板的支撑固定作用,减少了部件的数量,减少施工成本,通过车体在轨道上移动实现车体的快速到位或者快速撤离,简化安装和拆卸的过程,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轨道和一个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05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