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举升装置和换电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32127.3 | 申请日: | 2018-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8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岩;李楠;田小涛;丁习坤;马永跃;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7/06 | 分类号: | B66F7/06;B66F7/2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磊;李建新 |
| 地址: | 中国香港中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丝杆 车辆举升 第一端 支撑平台 传动配合 第二丝杆 第一丝杆 电机驱动 支撑结构 底座 本实用新型 换电平台 枢转连接 装置结构 反螺纹 正螺纹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车辆举升装置和换电平台。车辆举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布置了由电机驱动的丝杆,所述丝杆包括具有正螺纹方向的第一区段和具有反螺纹方向的第二区段;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交叉并枢转连接,所述第一杆的第一端具有第一丝杆螺母,所述第一丝杆螺母与所述丝杆的第一区段传动配合,所述第二杆的第一端具有第二丝杆螺母,所述第二丝杆螺母与所述丝杆的第二区段传动配合;以及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由所述第一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杆的第二端支撑;其中,所述丝杆由电机驱动以使所述第一杆的第一端和第二杆的第一端靠近或分离,从而使得所述支撑平台上升或下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举升装置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换电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车辆换电平台的车辆举升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可通过更换电池来提高其续航里程。对于电池置于车辆底部的电动汽车而言,在对车辆进行换电操作时,需要将车辆从换电平台上举升,使得换电装置能够移动至车辆底部进行换电操作。在举升完成后,需保持车辆水平稳定,使得换电装置能够精确对准车辆底部的电池模块,便于电池模块的拆卸和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一些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体积小且行程长的车辆举升装置;
根据一些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精确控制举升高度的车辆举升装置。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举升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布置了由电机驱动的丝杆,所述丝杆包括具有正螺纹方向的第一区段和具有反螺纹方向的第二区段;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交叉并枢转连接,所述第一杆的第一端具有第一丝杆螺母,所述第一丝杆螺母与所述丝杆的第一区段传动配合,所述第二杆的第一端具有第二丝杆螺母,所述第二丝杆螺母与所述丝杆的第二区段传动配合;以及
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由所述第一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杆的第二端支撑;
其中,所述丝杆由电机驱动以使所述第一杆的第一端和第二杆的第一端靠近或分离,从而使得所述支撑平台上升或下降。
可选地,在所述的车辆举升装置中,所述底座具有U型槽口,所述丝杆和所述电机布置在所述底座的U型槽口中。
可选地,在所述的车辆举升装置中,在收缩状态下,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置于所述底座的U型槽口中。
可选地,在所述的车辆举升装置中,所述底座的U型槽口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底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形成有挡条,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和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包括两侧的滚轮,所述滚轮被限制在所述挡条和所述底壁之间。
可选地,在所述的车辆举升装置中,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的枢转连接点与所述丝杆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分隔点处于竖直轴线上。
可选地,在所述的车辆举升装置中,所述支撑平台包括:
平台主体;
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杆的第二端枢转连接,所述第一支柱的第二端与所述平台主体枢转连接;
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杆的第二端枢转连接,所述第二支柱的第二端与所述平台主体枢转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的车辆举升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与所述平台主体的连接点相对于所述竖直轴线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21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一体化提升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用升降推拉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