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29059.5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6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宋佳;王扶辉;汪洋;周勇;薛兴昌;阮龙飞;祝玉松;沈娜;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压缩机 换热装置 供应装置 烟气出口 流体 烟气 余热回收系统 加热 连通 本实用新型 能量利用率 回收利用 烟气加热 排出 | ||
1.一种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气压缩机(10),所述燃气压缩机(10)具有第一烟气出口,所述第一烟气出口用于排出烟气;
换热装置(20),所述换热装置(20)与所述第一烟气出口连通;
供应装置,所述供应装置用于供应待加热的流体,所述供应装置与所述换热装置(20)连通以通过所述烟气加热所述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20)包括:
壳体(21),所述壳体(21)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一烟气出口连通,所述烟气能够在所述容纳腔内流动;
换热管(22),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换热管(22)与所述供应装置连通,所述流体能够在所述换热管(22)内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2)为曲线形结构或折线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
引风装置(40),与所述换热装置(20)连通,所述引风装置(40)用于带动所述烟气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20)具有第二烟气出口,所述第二烟气出口用于排出换热后的所述烟气,所述引风装置(40)包括引风机,所述引风机与所述第二烟气出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
冷凝装置(50),所述冷凝装置(50)与所述换热装置(20)的底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压缩机(10)为多个,多个所述燃气压缩机(10)的第一烟气出口均与所述换热装置(20)的烟气入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
排烟管路(61),用于排出烟气;
三通阀(62),所述排烟管路(61)、所述燃气压缩机(10)的第一烟气出口、所述换热装置(20)的烟气入口分别与所述三通阀(62)的三个开口一一对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应装置包括:
输入管路(31),所述输入管路(31)与所述换热装置(20)的流体入口可通断地连通;
第一输出管路(32),所述第一输出管路(32)与所述换热装置(20)的流体出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路(31)上设置有清扫口(33),所述清扫口(33)可开闭地设置,所述清扫口(33)用于通入蒸汽,所述供应装置还包括:
第二输出管路(34),所述第二输出管路(34)与所述第一输出管路(32)可通断地连通,所述第二输出管路(34)与所述输入管路(31)可通断地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290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冷却机
- 下一篇:一种水冷散热器控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