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艇上供无人机起降的平台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2000.5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8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唐代国;兰江;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讯方舟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1/00 | 分类号: | B64F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曾敬;肖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平台机构 联动杆 上连杆 转动 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 角度转动 空间分布 升降控制 中心转动 转动连接 上端 平衡仪 下侧板 下连杆 传感器 感测 受力 预设 失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艇上的无人机升降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无人艇上供无人机起降的平台机构,其通过设置用于供无人机起降的起降板,并在起降板的下方设置其内部的不同空间分布安装多个大小质量相同的连轴转轮的平衡仪,并使每个连轴转轮可在各自的空间旋转,再通过设置分别转动连接起降板和平衡仪的多根联动杆,并使每根联动杆包括上连杆和与上连杆以预设角度转动连接的下连杆,再通过在起降板的下侧板面上安装用于感测起降板的受力的传感器,再通过在平衡仪的上端安装与起降板的底侧中心转动连接的万象连接器,从而使得起降板受到外力失衡转动时,平衡仪的连轴转轮发生转动,实现起降板平衡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艇上的无人机升降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艇上供无人机起降的平台机构。
背景技术
无人艇是一种可以无需遥控,借助精确卫星定位和自身传感即可按照预设任务在水面航行的全自动水面机器人,其主要用于执行危险以及不适于有人船只执行的任务。
通常,无人艇的任务执行环境多变复杂,因此,这对于无人艇的视野以及探测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无人艇的船身小、高度低,以致其视野狭窄,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任务环境。
现有技术采用艇载无人机技术,以解决上述无人艇的视野缺陷。艇载无人机技术主要通过可从无人艇上升降的无人机来进行视野检测。
然而,艇载无人机的升降需要平稳进行,否则可能导致起降失败,甚至损坏。可现有的艇载无人机技术无法保障无人机平稳起降。
综上所述,现有的艇载无人机技术存在无法保障无人机平稳起降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艇上供无人机起降的平台机构,以解决现有的艇载无人机技术存在的无法保障无人机平稳起降的技术问题。
该无人艇上供无人机起降的平台机构,包括:
起降板,用于供无人机起降;
平衡仪,位于所述起降板的下方,其内部的不同空间分布安装多个大小质量相同的连轴转轮;每个连轴转轮可在各自的空间旋转;
多根联动杆,分别转动连接所述起降板和所述平衡仪;每根所述联动杆包括上连杆和与所述上连杆以预设角度转动连接的下连杆;
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起降板的下侧板面上,用于感测所述起降板的受力以生成受力信号发送给所述平衡仪,以使所述连轴转轮发生转动;
万象连接器,安装在所述平衡仪的上端,与所述起降板的底侧中心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预设角度为钝角;所述钝角的角度张开方向指向所述万象连接器所在的中心方向。
改进地,该无人艇上供无人机起降的平台机构还包括:诱导降落装置,安装在所述起降板的底侧板面上,用于与空中返航无人机进行信号连接,发射诱导无人机降落的诱导降落信号以诱导所述返航无人机降落。
改进地,该无人艇上供无人机起降的平台机构,还包括:升降撑杆,用于对所述平衡仪进行升降控制;所述升降撑杆的底端安装在无人艇上,并与无人艇上的动力系统进行动力连接;所述升降撑杆的顶端与所述平衡仪的底侧可拆卸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撑杆为液压升降杆;所述动力系统为液压动力系统。
优选地,所述连轴转轮的数量设置为三个;
所述联动杆的数量设置为六根。
优选地,所述起降板的上侧板面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起降板的板体和所述多根联动杆均采用钢材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讯方舟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讯方舟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20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甲板型材及直升机甲板
- 下一篇:一种小型无人机高空弹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