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窗防渗体系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10403.6 | 申请日: | 2018-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0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汉;龙振杰;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1/62 | 分类号: | E06B1/62;E06B1/7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坎 门窗洞口 挡水坎 上翻 防渗体系 门窗框架 下挂 门窗 安装台阶 建筑墙体 室内 渗入 雨水 门窗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 建筑物门窗 侧壁贴合 防渗能力 建筑门窗 边缘处 上边缘 下边缘 侧壁 滴落 抵接 抗渗 预留 室外 拦截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窗防渗体系。门窗防渗体系包括建筑墙体,建筑墙体上预留有门窗洞口,门窗洞口的四周围设有挡水坎,挡水坎与门窗洞口之间形成安装台阶,门窗框架抵接于安装台阶处;挡水坎包括下挂反坎和上翻反坎,下挂反坎位于门窗洞口朝向室外的一侧,上翻反坎位于门窗洞口朝向室内的一侧,且门窗框架朝向挡水坎的侧壁与挡水坎朝向门窗框架的侧壁贴合。通过设置下挂反坎和上翻反坎,下雨时,雨水会沿着上挂反坎滴落,而不会直接从门窗框架结构的上边缘处直接渗入室内,并且通过下边缘或者是左右两边缘处渗入室内雨水也会被上翻反坎拦截,如此,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物门窗的防渗能力、增强抗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窗防渗体系。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建筑工程中的门窗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其不仅能够使建筑物的外观更加的赏心悦目,其也能够不同程度的改善建筑物的透气及通风效果。但是,在追求建筑门窗多样化发展时,门窗的渗水问题仍然是建筑设计及施工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渗水难题,提高门窗的抗渗性能,由于常规的建筑物的外墙门窗浇筑混凝土后,其门窗洞口均为平齐的口面,通常只能在安装固定好门窗框架后,采用单打发泡剂、或是采用水泥沙浆填塞等的方法对安装好的门窗结构部分的缝隙及结构的外表面进行处理,即只能依靠外防水涂层来进行防水,其往往不能彻底有效的解决门窗洞口渗漏隐患,门窗防渗效果不理想,渗水问题仍然会给住户带来烦恼,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窗防渗体系,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门窗防渗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窗防渗体系,包括建筑墙体和门窗框架,建筑墙体上预留有门窗洞口,门窗框架固定于门窗洞口内,门窗洞口的四周围设有挡水坎,挡水坎与门窗洞口之间形成安装台阶,门窗框架抵接于安装台阶处;挡水坎包括设置于门窗洞口的上边缘处的下挂反坎和设置于门窗洞口的下边缘及左、右边缘处的上翻反坎,下挂反坎位于门窗洞口朝向室外的一侧,上翻反坎位于门窗洞口朝向室内的一侧。
进一步地,挡水坎采用铝模施工工艺于门窗洞口上一体浇筑成型。
进一步地,挡水坎垂直于门窗框架的一侧的厚度d为30mm~60mm。
进一步地,上翻反坎与门窗框架之间及下挂反坎与门窗框架之间均填充有塞缝层;塞缝层垂直于门窗框架的表面与上翻反坎垂直于门窗洞口的表面齐平,或者,塞缝层垂直于门窗框架的表面与下挂反坎垂直于门窗洞口的表面齐平。
进一步地,塞缝层与空气接触的外表面及挡水坎与空气接触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水涂层。
进一步地,门窗洞口内还设置有由门窗洞口与门窗框架相接触的表面朝向门窗洞口内部凹陷形成的深凹槽,深凹槽内设置有与建筑墙体固定连接的固定片,门窗框架与固定片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深凹槽采用铝模施工工艺于门窗洞口内一体预留成型。
进一步地,固定片通过射钉与建筑墙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深凹槽与门窗洞口的转角处的距离l为150mm~200mm。
进一步地,深凹槽均匀设置于门窗洞口内,且两深凹槽之间的间距a≤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04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门与墙体之间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窗体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