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窗防渗体系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10403.6 | 申请日: | 2018-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0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汉;龙振杰;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1/62 | 分类号: | E06B1/62;E06B1/7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坎 门窗洞口 挡水坎 上翻 防渗体系 门窗框架 下挂 门窗 安装台阶 建筑墙体 室内 渗入 雨水 门窗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 建筑物门窗 侧壁贴合 防渗能力 建筑门窗 边缘处 上边缘 下边缘 侧壁 滴落 抵接 抗渗 预留 室外 拦截 | ||
1.一种门窗防渗体系,包括建筑墙体和门窗框架,所述建筑墙体上预留有门窗洞口,所述门窗框架固定于所述门窗洞口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洞口的四周围设有挡水坎,所述挡水坎与所述门窗洞口之间形成安装台阶,所述门窗框架抵接于所述安装台阶处;所述挡水坎包括设置于所述门窗洞口的上边缘处的下挂反坎和设置于所述门窗洞口的下边缘及左、右边缘处的上翻反坎,所述下挂反坎位于所述门窗洞口朝向室外的一侧,所述上翻反坎位于所述门窗洞口朝向室内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防渗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坎采用铝模施工工艺于所述门窗洞口上一体浇筑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防渗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坎垂直于所述门窗框架的一侧的厚度d为30mm~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防渗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反坎与所述门窗框架之间及所述下挂反坎与所述门窗框架之间均填充有塞缝层;所述塞缝层垂直于所述门窗框架的表面与所述上翻反坎垂直于所述门窗洞口的表面齐平,或者,所述塞缝层垂直于所述门窗框架的表面与所述下挂反坎垂直于所述门窗洞口的表面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窗防渗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塞缝层与空气接触的外表面及所述挡水坎与空气接触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水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门窗防渗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洞口内还设置有由所述门窗洞口与所述门窗框架相接触的表面朝向所述门窗洞口内部凹陷形成的深凹槽,所述深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建筑墙体固定连接的固定片,所述门窗框架与所述固定片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窗防渗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凹槽采用铝模施工工艺于所述门窗洞口内一体预留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窗防渗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通过射钉与所述建筑墙体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窗防渗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凹槽与所述门窗洞口的转角处的距离l为150mm~2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窗防渗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凹槽均匀设置于所述门窗洞口内,且两所述深凹槽之间的间距a≤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04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门与墙体之间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窗体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