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转向管柱疲劳试验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09574.7 | 申请日: | 2018-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3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 发明(设计)人: | 翟宇;卢山;宗新;郑艳飞;宋佳男;江小柯;施亚;何孝娟;肖蝶;李津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邦利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6 | 分类号: | G01M17/06;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潍坊中润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6 | 代理人: | 张建永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抱箍 齿条 箍体 电动机 台面 电动转向管柱 啮合 本实用新型 疲劳试验台 测试误差 拆卸方便 复位装置 滑动连接 疲劳试验 试验效率 输出端 转向轴 齿轮 转动 检测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转向管柱疲劳试验台,包括台面,所述台面上依次设有电动机、第二抱箍和齿条;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抱箍,所述第一抱箍包括第三箍体和第四箍体,所述第二抱箍包括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所述齿条与台面滑动连接,所述齿条与台面之间设有复位装置,所述台面上还设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安装方拆卸方便,不会发生固定不平衡现象;2、使用电动机带动转向轴转动,使力均匀,测试误差较小,同时检测人员劳动强度小,试验效率高,满足生产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检测领域。
具体地说,是涉及电动转向管柱疲劳试验台。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转向管柱的生产装配线上,检查人员要对装配完的汽车转向管柱成品进行终检时,在试验台上进行疲劳强度试验。
一般用紧固螺栓将四个压板分别压在成品的四个固定点上,拧紧压板上的四个螺栓锁紧压板,将汽车转向管柱成品压紧在检测平台上,然后检测人员直接通过手动抓握转向轴,进行转动,以便检测汽车转向管柱调解机构中的疲劳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安装拆卸繁琐,安装和拆卸时要操作四个螺栓,固定不平衡;
2、检测人员直接通过手动抓握转向轴,人工转动用力不均匀,测试误差较大,同时检测人员劳动强度大,试验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动转向管柱疲劳试验台,安装方拆卸方便,使用电动机带动转向轴转动,使力均匀,测试误差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电动转向管柱疲劳试验台,包括台面,所述台面上依次设有电动机、第二抱箍和齿条;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抱箍,所述第一抱箍包括第三箍体和第四箍体,所述第二抱箍包括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所述齿条与台面滑动连接,所述齿条与台面之间设有复位装置,所述台面上还设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齿条端部设有导向杆,所述台面上设有导向管,所述导向杆位于导向管内。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向杆截面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导向管截面的形状为矩形。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向管与台面焊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台面上设有立柱,所述复位装置设置于立柱与导向杆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台面上设有立柱插孔,所述立柱插接于立柱插孔内。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复位装置为弹簧。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三箍体的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第四箍体的形状为半圆形。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箍体的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第二箍体的形状为半圆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安装方拆卸方便,不会发生固定不平衡现象;
2、使用电动机带动转向轴转动,使力均匀,测试误差较小,同时检测人员劳动强度小,试验效率高,满足生产需要。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转向管柱疲劳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截面A-A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图2中截面D-D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邦利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邦利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95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方向盘的可移动扭转试验台
- 下一篇:一种车辆制动救援转换装置试验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