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厚无氢类金刚石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8503.5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8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张朝奎;王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维钛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32 | 分类号: | C23C14/32;C23C14/06;C23C1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类金刚石薄膜 无氢类金刚石 多层复合膜 粘结层 超厚 真空离子镀技术 本实用新型 工程化应用 多层结构 基体偏压 交替沉积 金属基体 离子轰击 摩擦系数 耐磨性能 诱导效应 多层膜 高偏压 交替的 结合力 同质 涂覆 制备 匹配 | ||
一种超厚无氢类金刚石薄膜,金属基体上部涂覆Cr粘结层,Cr粘结层上部为C/C多层复合膜,C/C多层复合膜是由软C膜和硬C膜交替沉积构成。本实用新型用真空离子镀技术通过控制基体偏压制备了软硬交替的C/C多层膜,各层界面相互匹配,薄膜具有较好的结合力和韧性,高偏压下离子轰击产生的诱导效应导致薄膜中的SP2键向sp3键转变,增强了类金刚石薄膜的耐磨性能。这种同质多层结构,使薄膜的硬度高达40GPa,摩擦系数低于0.15,并具有良好耐久性,因此扩大了类金刚石薄膜工程化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减轻发动机滑动部位的摩擦非常重要,尤其是活塞、活塞环等关键部件,例如活塞环组对降低总机械摩擦的贡献高达25%。在考虑优化活塞环和气缸表面的摩擦系统的措施时,活塞环涂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类金刚石薄膜作为一种高硬度减摩抗磨表面保护薄膜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低摩擦系数以及与发动机润滑油良好的协同复配特性,是发动机节能降耗表面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汽车发动机及传动系统的滑动部件一般采用燃油或机油来是实现润滑功能,然而含氢类金刚石薄膜与机油的组合在摩擦降低效果的持续性方面不够理想,主要是由于类金刚石膜中的C-H键因滑动摩擦热及机械类被切断后,碳会与润滑油反应,从而加速了薄膜的磨损。另外,类金刚石薄膜在沉积过程中产生较高的内应力,使其与金属基体的结合力差,膜层容易起皮、脱落,限制了薄膜的沉积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超厚无氢类金刚石薄膜,具有良好的膜-基结合强度、较高的硬度和优越的耐磨性能。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厚无氢类金刚石薄膜,金属基体1上部涂覆Cr粘结层2,Cr粘结层2上部为C/C多层复合膜3,C/C多层复合膜3是由软C膜和硬C膜交替沉积构成。
所述金属基体1为铸铁或合金钢。
所述Cr粘结层2的厚度为0.2~0.5μm。
所述C/C多层复合膜3为至少交替沉积30次的软C膜和硬C膜,单层软C膜厚度为80~110 nm,单层硬C膜厚度为170~200nm。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用真空离子镀技术通过控制基体偏压制备了软硬交替的C/C多层膜,各层界面相互匹配,薄膜具有较好的结合力和韧性,高偏压下离子轰击产生的诱导效应导致薄膜中的SP2键向sp3键转变,增强了类金刚石薄膜的耐磨性能。这种同质多层结构,使薄膜的硬度高达40GPa,摩擦系数低于0.15,并具有良好耐久性,因此扩大了类金刚石薄膜工程化应用范围,为开发新型超厚无氢类金刚石薄膜提供新的思路,并且在汽车发动机关键部件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超厚无氢类金刚石薄膜及其金属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金属基体,2. Cr粘结层,3. C/C多层复合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本发明的一种超厚无氢类金刚石薄膜,由金属基体到表面依次包括Cr粘结层、C/C多层复合膜,所述Cr粘结层是涂覆在金属基体上,所述C/C多层复合膜是由软C膜和硬C膜交替沉积而成。所述的类金刚石薄膜是通过调节基体脉冲偏压改变碳膜的微观结构,利用软膜和硬膜相互累积叠加的方式来降低薄膜内应力,从而制备出较厚的类金刚石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维钛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维钛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85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微型刀具离子镀膜设备的充气装置
- 下一篇:防松脱式引弧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