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扳手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96605.X | 申请日: | 2018-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7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光;江连陈;马敬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85/12 | 分类号: | E05B85/12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鲍英彬 |
| 地址: | 31515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 减速凹槽 浇口部 扳手 熔接线 扳体 模具 本实用新型 同一侧面 扳手本 进料口 凸块 合格率 减速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扳手,包括:扳体、浇口部以及减速凹槽,所述浇口部以及所述减速凹槽均位于所述扳体的同一侧面上,所述浇口部用于对应模具的进料口,所述减速凹槽用于对应模具的减速凸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生产这种结构的车用扳手时,能够避免产生熔接线,进一步来说,就是这种车用扳手的不易出现熔接线,所以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时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用扳手。
背景技术
车用扳手实际上就是汽车内开门扳手,汽车内开扳手是汽车门锁系统的关键部位之一,它的作用是让乘驾人员能够从汽车内部开启车门。
现有的车用扳手,一般都是注塑成型的塑料件,但是在实际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在扳手上会形成熔接线,熔接线的产生原因很多,但是在车用扳手领域,其注塑产生熔接线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注塑时材料的流速过大,从而在产品上产生熔接线,这样会影响产品的外观,导致产品不合格,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用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用扳手,包括:扳体、浇口部以及减速凹槽,所述浇口部以及所述减速凹槽均位于所述扳体的同一侧面上,所述浇口部用于对应模具的进料口,所述减速凹槽用于对应模具的减速凸块。
较佳的,所述扳体上设置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具有侧壁以及顶壁,所述侧壁与所述顶壁交汇形成的边角上一体连接有挂钩部。
较佳的,所述侧壁内侧面与所述顶壁下表面的交点以及所述侧壁外侧面与所述挂钩部下表面的交点均设置有倒角。
较佳的,所述挂钩部包括左扇形块以及右扇形块,所述左扇形块以及所述右扇形块之间具有间隙槽,并且所述左扇形块以及所述右扇形块的前端形成有用于钩挂的钩状端。
较佳的,所述挂钩部的外侧面设置有弧形抵触块。
较佳的,所述减速凹槽为长条状深槽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生产这种结构的车用扳手时,能够避免产生熔接线,进一步来说,就是这种车用扳手的不易出现熔接线,所以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时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扳体与减速凹槽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扳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挂钩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扳体;110、弹簧槽;120、侧壁;130、顶壁;140、倒角;200、浇口部;300、挂钩部;310、左扇形块;320、右扇形块;330、间隙槽;340、钩状端;350、弧形抵触块;400、减速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车用扳手,包括:扳体100、浇口部200以及减速凹槽400,所述浇口部200以及所述减速凹槽400均位于所述扳体100的同一侧面上,所述浇口部200用于对应模具的进料口,所述减速凹槽400用于对应模具的减速凸块。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现有的车用扳手在生产时,使用注塑设备进行制造,进一步来说,就是将塑料原料注入到模具中,其中,扳体100上的浇口部200对应注塑机的注入口,在注塑过程中,从注塑机浇口进入到模具型腔的熔料速度超过设定的速度,就容易产生熔接线,而在扳体100成型的过程中,熔料的进料速度比较快,所以经常会形成熔接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66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开扳手总成
- 下一篇:一种便于电镀的内开门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