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引流的玻璃呢槽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1801.X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0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谭柳;余辉;闫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20 | 分类号: | B60J10/20;B60J10/7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挤出 外装饰板 引流板 引流 玻璃呢槽 呢槽本体 接角 本实用新型 上端 侧夹 饰板组件 密封性 贴合度 右下侧 外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引流的玻璃呢槽组件,包括呢槽本体和引流板,所述呢槽本体包括第一密封挤出条、第二密封挤出条和接角本体,所述第一密封挤出条右端和所述第二密封挤出条上端之间通过接角本体固定,所述第一密封挤出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挤出条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外装饰板下侧,所述引流板设置在接角本体上,所述引流板上侧夹设于所述第一密封挤出条右下侧与对应的所述外装饰板之间,所述引流板中下侧夹设于所述第二密封挤出条上端与对应的所述外装饰板之间,所述外装饰板外表面和所述引流板外表面分别延伸固定设有亮饰板组件。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引流的玻璃呢槽组件,使呢槽本体与外装饰板之间贴合度更加紧密,防止外部水流进入,提升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呢槽,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引流的玻璃呢槽组件。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玻璃呢槽01作为车门上的密封件,主要对玻璃升降区域起密封作用,传统的玻璃呢槽01在C柱挤出本体与外装饰板02直接搭接,此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1.玻璃呢槽01与外装饰板02在Z向仅有1mm重叠量,装配上偏差容错量过小,容易造成离空从而产生缝隙导致密封性较差;
2.玻璃呢槽01与外装饰板02匹配处离空情况下,车外部流水从玻璃呢槽01与外装饰板02匹配的间隙中流入,进而从上窗框03的三角盖板安装孔渗入进入车内,严重影响客户感知质量、抑或进入车门腔体中,导致车门钣金生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呢槽本体与外装饰板之间贴合度更加紧密,防止外部水流进入,提升密封性的可引流的玻璃呢槽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引流的玻璃呢槽组件,包括呢槽本体和引流板,所述呢槽本体包括第一密封挤出条、第二密封挤出条和接角本体,所述第一密封挤出条右端和所述第二密封挤出条上端之间通过接角本体固定,所述第一密封挤出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挤出条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外装饰板下侧,所述引流板设置在接角本体上,所述引流板上侧夹设于所述第一密封挤出条右下侧与对应的所述外装饰板之间,所述引流板中下侧夹设于所述第二密封挤出条上端与对应的所述外装饰板之间,所述外装饰板外表面和所述引流板外表面分别延伸固定设有亮饰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引流的玻璃呢槽组件还可以是:
所述外装饰板包括第一饰板和第二饰板,所述第一密封挤出条固定在所述第一饰板下侧,所述第二密封挤出条固定在所述第二饰板下侧,所述引流板上侧夹设于所述第一密封挤出条右下侧与所述第一饰板右下侧之间,所述引流板中下侧夹设于所述第二密封挤出条上端与所述第二饰板上端之间,所述亮饰板组件包括第一亮饰条和第二亮饰条,所述第一亮饰条延伸固定在第一饰板外表面上,所述第二亮饰条延伸固定在所述第二饰板外表面和所述引流板中下侧外表面上。
所述引流板水平截面呈横置的“L”形,所述引流板的第一水平壁下表面和所述引流板的第一竖直壁下表面均固定在所述接角本体上表面上。
所述接角本体包括下部固定板、上部固定板和连接板,所述下部固定板包括水平延伸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内边缘向外延伸设有三角板,所述上部固定板水平截面呈倒“T”字形,所述引流板的第一水平壁下表面固定在所述上部固定板的第二水平壁下侧上表面,所述引流板的第一竖直壁下表面固定在所述上部固定板的第二竖直壁下部,所述连接板自所述上部固定板的第二水平壁左端延伸固定至所述三角板尖角处,所述第一密封挤出条右端和所述第二密封挤出条上端均通过所述弧形板、所述上部固定板和所述连接板固定,所述引流板的第一水平壁上侧夹设于所述第一密封挤出条右下侧与所述第一饰板右下侧之间,所述引流板的第一水平壁中下侧及所述引流板的第一竖直壁夹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密封挤出条上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饰板上端之间,所述第二亮饰条分别延伸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第二饰板外表面、对应所述引流板的第一水平壁的中下侧外表面和对应的所述引流板的第一竖直部外表面上。
所述引流板的第一水平壁上端延伸设有卸力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18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电驱动系统
- 下一篇:用于车门密封的密封条以及具有其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