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引流的玻璃呢槽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81801.X | 申请日: | 2018-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0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谭柳;余辉;闫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10/20 | 分类号: | B60J10/20;B60J10/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挤出 外装饰板 引流板 引流 玻璃呢槽 呢槽本体 接角 本实用新型 上端 侧夹 饰板组件 密封性 贴合度 右下侧 外部 延伸 | ||
1.一种可引流的玻璃呢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呢槽本体(1)和引流板,所述呢槽本体(1)包括第一密封挤出条(11)、第二密封挤出条(12)和接角本体(3),所述第一密封挤出条(11)右端和所述第二密封挤出条(12)上端之间通过接角本体(3)固定,所述第一密封挤出条(11)和所述第二密封挤出条(12)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外装饰板(5)下侧,所述引流板设置在接角本体(3)上,所述引流板(2)上侧夹设于所述第一密封挤出条(11)右下侧与对应的所述外装饰板(5)之间,所述引流板(2)中下侧夹设于所述第二密封挤出条(12)上端与对应的所述外装饰板(5)之间,所述外装饰板(5)外表面和所述引流板(2)外表面分别延伸固定设有亮饰板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引流的玻璃呢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饰板(5)包括第一饰板(51)和第二饰板(52),所述第一密封挤出条(11)固定在所述第一饰板(51)下侧,所述第二密封挤出条(12)固定在所述第二饰板(52)下侧,所述引流板(2)上侧夹设于所述第一密封挤出条(11)右下侧与所述第一饰板(51)右下侧之间,所述引流板(2)中下侧夹设于所述第二密封挤出条(12)上端与所述第二饰板(52)上端之间,所述亮饰板组件(4)包括第一亮饰条(41)和第二亮饰条,所述第一亮饰条(41)延伸固定在第一饰板(51)外表面上,所述第二亮饰条延伸固定在所述第二饰板(52)外表面和所述引流板(2)中下侧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引流的玻璃呢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2)水平截面呈横置的“L”形,所述引流板(2)的第一水平壁(21)下表面和所述引流板(2)的第一竖直壁(22)下表面均固定在所述接角本体(3)上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引流的玻璃呢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角本体(3)包括下部固定板(33)、上部固定板(31)和连接板(32),所述下部固定板(33)包括水平延伸的弧形板(331),所述弧形板(331)内边缘向外延伸设有三角板(332),所述上部固定板(31)水平截面呈倒“T”字形,所述引流板(2)的第一水平壁(21)下表面固定在所述上部固定板(31)的第二水平壁(311)下侧上表面,所述引流板(2)的第一竖直壁(22)下表面固定在所述上部固定板(31)的第二竖直壁(312)下部,所述连接板(32)自所述上部固定板(31)的第二水平壁(311)左端延伸固定至所述三角板(332)尖角处,所述第一密封挤出条(11)右端和所述第二密封挤出条(12)上端均通过所述弧形板(331)、所述上部固定板(31)和所述连接板(32)固定,所述引流板(2)的第一水平壁上侧夹设于所述第一密封挤出条(11)右下侧与所述第一饰板(51)右下侧之间,所述引流板(2)的第一水平壁中下侧及所述引流板(2)的第一竖直壁夹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密封挤出条(12)上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饰板(52)上端之间,所述第二亮饰条分别延伸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第二饰板(52)外表面、对应所述引流板(2)的第一水平壁(21)的中下侧外表面和对应的所述引流板(2)的第一竖直部外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引流的玻璃呢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2)的第一水平壁(21)上端延伸设有卸力槽(21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引流的玻璃呢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2)的第一水平壁(21)下端延伸设有流水槽(2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引流的玻璃呢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211)设有下支撑唇边(212),所述下支撑唇边(212)与所述第二饰板(52)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引流的玻璃呢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唇边(212)通过干涉量与所述第二饰板(52)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18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电驱动系统
- 下一篇:用于车门密封的密封条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