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模块化单元舱室吊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7652.1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9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林;张海文;肖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6 | 分类号: | B66C1/16;B66C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杨东明 |
地址: | 2001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舱室 模块化单元 支撑框架 吊运装置 船用 本实用新型 牵拉部 吊运 相对设置 支撑模块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模块化单元舱室吊运装置,其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模块化单元舱室位于所述支撑框架内;牵拉部,牵拉部设于支撑框架上方且与支撑框架连接;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相对设置,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均设于支撑框架内,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设有通道,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用于支撑模块化单元舱室。本实用新型的船用模块化单元舱室吊运装置,通过设置船用模块化单元舱室吊运装置的具体结构,保护了模块化单元舱室在吊运中的安全,防止模块化单元舱室在吊运中受到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模块化单元舱室吊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船舶制造领域,船舶模块化居住舱室在陆地运送至船坞中的船体过程中,通常是直接对船舶模块化居住舱室进行吊运,但这样的吊运方式容易对模块化居住舱室造成损坏,同时模块化单元舱室的调入和调出均需要多次拆卸吊运挂钩,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直接对船舶模块化居住舱室进行吊运的方式容易对模块化居住舱室造成损坏缺陷,提供一种船用模块化单元舱室吊运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船用模块化单元舱室吊运装置,用于吊运模块化单元舱室,其特点在于,所述船用模块化单元舱室吊运装置包括:
支撑框架,所述模块化单元舱室位于所述支撑框架内;
牵拉部,所述牵拉部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方且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
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均设于支撑框架内,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设有通道,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用于支撑所述模块化单元舱室。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支撑框架,保护了模块化单元舱室在吊运中的安全,防止模块化单元舱室在吊运中受到损坏;通过设置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的通道,方便叉车的货叉或者平板车伸入该通道,进入模块化单元舱室的下方,将模块化单元舱室举起或放下,方便将模块化单元舱室装卸在支撑框架中。
较佳地,所述支撑框架是由上框架、下框架及多个立柱组成的立体框架结构,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相对设置,多个所述立柱连接于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之间。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支撑框架为立体框架结构,是支撑框架的结构更加稳定。
较佳地,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均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下框架上,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模块化单元舱室;
摩擦固定部,所述摩擦固定部的材质为柔性材质,所述摩擦固定部一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另一端向所述框架方向水平延伸,且所述摩擦固定部的高度由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一端向所述框架方向逐渐递增,所述摩擦固定部用于限制所述模块化单元舱室相对于所述支撑框架的水平移动;
垫高部,所述垫高部位于所述摩擦固定部的下方,且设于所述下框架上方,所述垫高部用于支撑所述摩擦固定部;
其中,所述垫高部与所述摩擦固定部的高度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部的高度。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摩擦固定部的材质为柔性材质,模块化单元舱室在放置到摩擦固定部后,会导致摩擦固定部产生形变,从而防止模块化单元舱室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相对于支撑框架的水平移动,同时摩擦固定部可以起到缓震作用。
较佳地,所述船用模块化单元舱室吊运装置还包括:
挡门板,所述挡门板设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所述挡门板的一侧枢接于所述下框架,所述挡门板远离所述下框架的一侧设有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76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桥主减壳自动翻转吊具
- 下一篇:一种锅炉热交换器用钢管吊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