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减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46304.6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2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尼古拉·卡维达纳;米凯利尼·费德里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塔特龙控制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746 | 分类号: | H01M8/047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高磊;吴敏 |
地址: | 200051 上海市长宁***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通道 密封元件 封口部 阀杆 气体减压器 出气通道 弹性元件 减压腔室 连接孔 封堵 壳体 本实用新型 对进气通道 连接孔内壁 第二腔室 第一腔室 固定设置 接触密封 进气接头 气体推动 气体压强 减压腔 腔室 锁止 分隔 升高 室内 贯穿 加工 配合 | ||
1.一种气体减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围成减压腔室,所述壳体具有连接孔及出气通道,所述连接孔连通减压腔室与壳体外,所述出气通道连通减压腔室与壳体外;
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进气接头与连接孔内壁相接触,所述进气接头内具有贯穿所述进气接头两端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朝向减压腔室,所述第二端口朝向壳体外;
阀杆,位于所述减压腔室内,所述阀杆适于相对于所述壳体作往复运动以实现气体减压,所述阀杆内具有流通通道,所述阀杆具有与阀杆延伸方向相垂直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构成所述阀杆的两端,所述第一端面朝向进气通道;
弹性元件,位于所述减压腔室内,所述弹性元件套设在所述阀杆上,适于在所述阀杆相对所述壳体作往复运动时发生弹性形变;
密封元件,位于所述减压腔室内,所述密封元件套设在所述阀杆上,套设在所述阀杆上的密封元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弹性元件位于两个密封元件之间,且所述密封元件与壳体及阀杆接触密封,沿阀杆延伸方向,所述两个密封元件将减压腔室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由两个密封元件及壳体围成,所述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及第三腔室之间,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通过所述流通通道相连通,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第一腔室及壳体外,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三腔室与壳体外;
封口部,所述封口部固定设置于第一端面上,所述封口部与所述第一端口相对,在出气通道内的气体压强持续升高时,气体推动第二端面使得阀杆朝进气通道运动,并带动封口部运动以封堵所述进气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减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延伸方向平行于阀杆延伸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减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头具有垂直于阀杆延伸方向的交界面,所述交界面朝向所述封口部,所述进气通道一端位于交界面内;所述进气通道内壁包括传输面和连接面,所述传输面与平行于阀杆延伸方向的剖面的相交线垂直于所述交界面,所述连接面位于交界面与传输面之间,所述连接面适于在交界面与传输面间进行过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减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面与交界面形成倒角,所述连接面与平行于阀杆延伸方向的剖面的相交线为直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减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面与交界面形成圆角,所述连接面与平行于阀杆延伸方向的剖面的相交线为弧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减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头具有外周面和内周面,所述内周面围成所述进气通道,所述外周面具有第一螺纹,所述连接孔内壁具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相匹配,所述进气接头通过所述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固定设置于连接孔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减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头具有外周面和内周面,所述内周面围成所述进气通道;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进气接头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连接件套设于所述外周面并与进气接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具有沿阀杆延伸方向贯穿连接件的通孔,所述连接孔为螺纹孔结构;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一端穿过通孔螺接于连接孔内。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气体减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套设在所述外周面上,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外周面及连接孔内壁接触密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体减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位于所述进气接头朝向所述减压腔室的一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减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部包括连接柱及凸起,所述凸起固定设置于连接柱底面上,所述凸起通过所述连接柱与阀杆固定连接;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端口相匹配,所述封口部通过所述凸起封堵所述进气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塔特龙控制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美塔特龙控制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630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下一篇:一种管状火焰燃烧器-固体氧化物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