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43577.5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9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国彬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尘收纳盒 动力机构 躯体 清洁机器人 机械手 垃圾收纳 刹车机构 吸尘机构 地刮 减震器 垃圾收集机构 摄像头 挡板 触摸面板 地面摩擦 工作效率 立体成像 人脸识别 刹车功能 视觉系统 收纳机构 双摄像头 吸尘器管 吸力电机 用户交互 转向机构 漏斗型 吸风管 自动门 最顶层 拉簧 吸头 两边 死角 清洁 垃圾 | ||
一种清洁机器人,头部包括人脸识别摄像头、用户交互触摸面板和立体成像双摄像头,三个减震器与下躯体连接,下躯体包含垃圾收纳机构、动力机构、转向机构、刹车机构、吸尘机构、机械手和地刮器,最顶层是吸尘机构,吸力电机置于头部正下方,吸风管跟漏斗型的粉尘收纳盒上部相连;粉尘收纳盒下部设计了一个利用拉簧工作的自动门,吸尘器管另一端是一个多功能清洁吸头,固定在机械手上粉尘收纳盒往下是垃圾收集机构的垃圾收纳箱,下躯体底部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前有一个刹车机构,通过挡板与地面摩擦实现刹车功能;收纳机构的入口两边设置有地刮器,可以将较大范围内包括视觉系统死角的垃圾推到机械手工作的范围一并清理,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的清洁用电器,更具体的说特别是一种扫地和吸尘用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清洁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是一种为人类服务的特殊的清洁用机器人,频繁出现在人类活动的场所。目前清洁机器人的主要服务功能是清扫清洗家庭起居室,更有甚是玻璃、墙面等清理难度大的地方,更复杂的甚至能胜任处理大厦墙面、中央空调通风管道等等清理难度极大的特殊任务。整个工作过程无需人操控,能够大大降低人类的工作强度,有效节省工作时间,降低劳动成本。但是,目前的清洁机器人体积较小这一优势衍生出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垃圾容量较小,不能收纳大体积的垃圾,还有功能较单一,不能胜任公众场所或者风景区等大收纳量、工作强度大的工作。
因此,极需要一种新型的清洁机器人。
发明内容
为了应对以上提出的工作环境,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胜任公众场所或者风景区等大收纳量、工作强度大的工作的清洁机器人。
本实施例针对机械功能详细剖析,电器部分未作具体设计。
本实施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包含控制面板跟电路中枢的头部通过三个减震器与下躯体连接,下躯体包含垃圾收纳机构、动力机构、转向机构、刹车机构、吸尘机构、机械手和地刮器。
本实施例头部包括人脸识别摄像头、用户交互触摸面板和立体成像双摄像头,人脸识别摄像头通过识别用户面部解锁控制面板,通过功放器与用户寒暄,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对清洁模式进行手动或自动的切换,也可以预约清洁时间等。
本实施例头部通过减震器与下躯体连接,最顶层是吸尘机构,吸力电机置于头部正下方,出风口可以对头部进行散热,吸风管跟漏斗型的粉尘收纳盒上部相连,与吸尘器管相对错开,通过形成一个顺时针的空气旋涡,可以让粉尘微粒从吸尘器管进入粉尘收纳盒,在重力作用下顺着粉尘收纳盒上部旋转滑入收纳盒下部,收纳盒下部设计了一个利用拉簧工作的自动门,通过垃圾收纳机构的复位,可以打开自动门对收纳盒粉尘微粒进行转移,来实现多次粉尘微粒存储。吸尘器管另一端是一个多功能清洁吸头,清洁吸头边缘有毛刷,固定在机械手上,从而实现吸尘和打扫动作。
本实施例下躯体垃圾收集机构的垃圾收纳箱是通过下躯体的三条导轨固定的,通过顶部的螺杆和齿条实现工作位和复位切换,顶部设置了跟粉尘收纳盒配对的收纳孔,垃圾收纳箱的正面是机械手扫入垃圾的唯一进入口,边上设置了一个铰链连接的活动板,可以通过工作位和复位的切换实现张合的动作,将垃圾导入垃圾收纳箱内,对于垃圾收纳箱里面的凌乱排列的垃圾,可以通过刹车机构实现上下抖动,使垃圾更严紧,从而容纳更多的垃圾。垃圾收纳箱可以用互动界面的回收指令使伺服电机转动,齿条螺杆机构动作,推出垃圾收纳箱,用户自行对垃圾进行清理。
本实施例的动力机构是由伺服电机驱动的单轴的两个固定轮,变向机构是一个六连杆机构,伺服电机连接动力杆,通过旋转摆动动力杆带动变向轮转动,进行若干角度的转向。
本实施例的刹车机构由伺服电机齿轮传动带动凸轮转动顶起挡板,通过挡板与地面摩擦实现刹车功能,挡板四角有拉簧进行复位,不会阻碍行进,这样设置的刹车机构还可以通过伺服电机不停的转动,实现上下抖动来增大垃圾收纳箱的实用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国彬,未经黄国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35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