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选择性小型化双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41546.6 | 申请日: | 2018-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2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 发明(设计)人: | 霍新平;曹煜;范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泰格微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H01P1/205 |
| 代理公司: | 成都巾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0 | 代理人: | 潘文林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通滤波器 磁耦合结构 低通滤波器 双工器 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 电耦合结构 传输零点 高选择性 相邻谐振器 磁耦合量 低频接收 调谐螺钉 高频发射 公共端口 公共腔 低端 连筋 梳状 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选择性小型化双工器,包括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高频发射端口,低频接收端口和公共端口等,滤波器采用梳状腔的结构,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间有一个公共腔,高通滤波器通路里设有电耦合结构和磁耦合结构,低通滤波器通路里设有磁耦合结构,双工器还包括调谐螺钉,相邻谐振器之间通过连筋相连,增加了磁耦合量。本实用新型在磁耦合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电耦合结构,使得高通滤波器响应在低端实现多个传输零点,进而增加选择性,这些传输零点可以降低两个滤波器之间的相互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双工器是通信系统中的主要配件,其作用是将发射和接受讯号相隔离,保证接受和发射都能同时正常工作。它是由两组不同频率的滤波器组成,避免本机发射信号传输到接收机。目前,通信系统普遍都向小型化发展,小型化的双工器一直是研究热点。同时,频谱资源日益拥挤,这就对滤波器或双工器的选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就是一款基于以上要求的高选择性小型化双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长度较短、重量较轻且成品率高的高选择性小型化双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高选择性小型化双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和公共腔,高通滤波器与低通滤波器通过公共腔所在谐振器相连;所述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均包括多个谐振器,且相邻谐振器之间构成耦合结构;所述谐振器包括调谐杆和同轴挖孔,调谐杆的下端固定在壳体的底部,调谐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同轴挖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低频接收端口、公共端口和高频发射端口,其中所述高通滤波器右侧谐振器与高频发射端口相连,高通滤波器左侧谐振器与公共腔所在谐振器相耦合,所述低通滤波器左侧谐振器与低频接收端口相连,低通滤波器右侧谐振器与公共腔所在谐振器相耦合;所述高通滤波器里的耦合结构包括电耦合结构和磁耦合结构;所述谐振器都是阶梯阻抗结构。
所述高通滤波器通路里包括两个电耦合结构,其余为磁耦合结构。
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耦合结构全部为磁耦合结构。
所述壳体内,谐振器之间通过连筋相连,以增加磁耦合量。
所述双工器的结构是梳状腔结构。
所述壳体上安装有调谐螺钉,所述调谐螺钉与每个谐振器上同轴挖孔的开口方向所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相比传统的同轴双工器,该小型化双工器由于采用梳状腔结构,所以双工器的体积和重量要小很多,减少了双工器的插入损耗,可方便的内置于天线中。
2.采用由电耦合结构和磁耦合结构组成的交叉耦合结构,使得低通滤波器响应在高端有多个传输零点,高通滤波器响应在低端有多个传输零点,大大提高了双工器的选择性和隔离性。
3.此双工器采用阶梯阻抗结构(SIR结构),能大大缩减滤波器体积从而提高基站系统的集成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低频接收端口,2-公共腔,3-调谐螺钉,4-公共端口,5-电耦合结构,6-高频发射端口,7-连筋,8-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高选择性小型化双工器,由低频接收端口1,公共腔2,调谐螺钉3,公共端口4,电耦合结构5,高频发射端口6,连筋7,壳体8组成。
高选择性小型化双工器各部件连接关系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泰格微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泰格微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15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