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式垂直循环电动摩托车立体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1022.9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0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伟 |
主分类号: | E04H6/14 | 分类号: | E04H6/14;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车库 电动摩托车 车库框架结构 垂直循环 充电式 动力驱动系统 升降载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 充电装置 升降 电路控制盒 安装方便 电控系统 载车 充电 停放 美观 加工 管理 | ||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式垂直循环电动摩托车立体车库,涉及一种处置循环立体车库,具体为可以停放并可以充电的电动摩托车立体车库。充电式垂直循环电动摩托车立体车库包括:车库框架结构、动力驱动系统、电路控制盒、充电装置及升降载车装置;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装于车库框架结构的后部,并与升降载车装置相连接,带动升降载车系统在车库框架结构中循环升降;电控系统装于车库框架结构上,并与动力驱动系统和装于升降载车装置上的充电装置相连接,为二者提供电力;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安装方便、使用方便、利用率高、功能齐全、便于管理、美观大方等特点,故属于一种集经济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新型充电式垂直循环电动摩托车立体车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式垂直循环电动摩托车立体车库,涉及一种处置循环立体车库,具体为可以停放并可以充电的电动摩托车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电动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在高油价不断推动下,它成为了人们经济、方便出行的最佳选择,满足了当下人们规避机动车拥堵,短途上下班,接送孩子等现实的需要,具有庞大的社会需求,每年的销售量几近千万台,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电动摩托车保有量约2.5亿辆。庞大的数量也带来了很多复杂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从使用者的角度看,没有正规的停放场所,即便有临时性停放场地,也是乱停乱放,弊端是占用土地面积较大,存、取车困难;二是没有规范的充电设施,造成到处充电,尤其是在楼道、易燃易爆仓库、车间等人员密集的场所,由于电动摩托车有充电易失火的缺点,这无疑会增大火灾隐患,给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近些年失火案件大量增加,教训惨痛;三是政府管理的难度增加,为了维护秩序增加大量的交巡协警,安监、消防等管理人员,增加管理成本与公共开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充电式垂直循环电动摩托车立体车库,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充电式垂直循环电动摩托车立体车库。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动摩托车的停放、充电问题,又使得停车库远离人口集中的居住或者工作场所,解决安全问题,同时又为政府解决了棘手的管理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式垂直循环电动摩托车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车库包括:车库框架结构、动力驱动系统、电路控制盒(3)、充电装置及升降载车装置;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装于车库框架结构的后部,并与升降载车装置相连接,带动升降载车系统在车库框架结构中循环升降;电控系统装于车库框架结构上,并与动力驱动系统和装于升降载车装置上的充电装置相连接,为二者提供电力;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库框架结构包括:前框架、导向框架、后框架、连接梁架、导向轨道装置;前框架、导向框架和后框架按照前中后的顺序排列,并通过多组连接梁架连接固定成整体车库框架结构;在导向框架和后框架的前部装有导向轨道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小链轮、传动轴、从动链轮、链条、轮盘、轨道、大链条;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架装于导向框架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通过轴承座装于导向框架和后框架之间的驱动轴相连接,通过驱动轴带动、驱动链轮、链条、从动链轮、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再通过对称装于导向框架后部和后框架前部的轮盘转动;轮盘与大链条相捏合,大链条装于链条轨道上,链条轨道装于导向框架后部和后框架前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载车装置为多个,每个升降载车装置均包括:载车平台、车架梁、载车轴、连接板;载车平台通过车架梁与载车轴相连接;载车轴通过两个连接板分别与导向框架和后框架上的大链条相连接;在大链条的带动下绕车库框架结构做循环升降运动;载车平台中间有电动摩托车车轮限位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伟,未经刘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10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60度无障碍立体停车位
- 下一篇:行星轮式汽车立体停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