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民用运输类特种飞机的电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22879.4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6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彪;刘东亮;潘洁;李桢;汪振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M5/40 | 分类号: | H02M5/40;H02M1/10;H02H7/122;H02H7/12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喻颖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设备 特种飞机 电源系统 民用运输 本实用新型 变压整流器 电磁兼容性 变压整流 任务系统 显控单元 用电设备 变频器 集中式 体积小 重量轻 分断 灵活 配置 | ||
一种用于民用运输类特种飞机的电源系统,包括主配电设备和子配电设备,其中主配电设备由综合显控单元、变压整流器、变频器和总分断控制单元组成,子配电设备由若干个子分断控制单元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民用运输类特种飞机的电源系统主配电设备采用变压整流方案,体积小、重量轻,子配电设备分布在特种飞机任务系统用电设备附近,配置灵活、使用方便,解决了民用运输类特种飞机现有集中式任务电源系统设备体积重量庞大、使用复杂、电磁兼容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载设备二次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民用运输类特种飞机的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民用运输类特种飞机任务系统需要从飞机发电机提供二次电源,配电系统应满足飞机安全标准和任务系统配电要求,并兼顾使用灵活等要求。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民用运输类特种飞机集中式任务电源系统工作原理图,由稳压整流器、变频整流器、综合显控单元以及分断控制单元组成,其中,稳压整流器用于将飞机发电机输出的115V三相变频交流电转换为24V稳压直流电,变频整流器用于将115V三相变频交流电转换为115V/400Hz三相交流电,综合显控单元用于控制和显示任务电源系统稳压整流器、变频整流器的输入和输出,当稳压整流器故障时切断任务电源系统电源输入,分断控制单元用于将稳压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分为多个直流供电接线端子并为各接线端子提供电气过载保护。上述配电系统采用集中式配电、直流稳压集中输出,该配电系统设备集中、控制简单,适用于任务系统设备比较少、分布范围比较小的使用要求。
由于近些年特种飞机任务系统设备集成度大大增强、任务设备数量和用电需求倍增,尤其是任务系统设备总用电功率需求达到20kVA以上,会带来集中式供电方案直流稳压器等设备的体积和重量庞大的问题,同时,由于任务系统用电设备数量多且空间布置范围大,用电设备与配电设备位置距离较远,带来供电线路长度长、重量重且容易发生电磁传导或者辐射泄露等不兼容的问题,使用起来复杂度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民用运输类特种飞机的电源系统,以便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之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民用运输类特种飞机的电源系统,用于民用运输类特种飞机任务系统,包括:主配电设备,包括:变压整流器,将飞机发电机输出的115V三相变频交流电转换为24V~30.3V的稳压直流电;变频器,将所述变压整流器输出的部分稳压直流电转换为115V/400Hz三相交流电和115V/50Hz单相交流电;综合显控单元,控制和显示所述变压整流器和所述变频器的输入和输出,当所述变压整流器故障时切断电源系统的电源输入;以及总分断控制单元,将所述变压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分为若干个直流供电支路,将所述变频器输出的三相交流电和单相交流电分为若干个交流供电支路,并为各支路提供电气过载保护;以及子配电设备,包括:若干个子分断控制单元,其连接所述总分断控制单元,对各交流支路提供电气过载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主配电设备设置于飞机发电机主电源控制保护设备附近,所述子配电设备的子分断控制单元设置于用电设备附近。
进一步地,所述子分断控制单元设置有若干个28V直流接线端子、交流115V/400Hz三相接线端子、交流115V/50Hz单相接线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各直流接线端子通过专用汇流条与所述总分断控制单元连接,并通过所述总分断控制单元对各支路提供电气过载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各交流接线端子通过专用汇流条与所述变频器连接形成各交流支路,通过所述子分断控制单元对各交流支路提供电气过载保护,当各支路过载后切断该支路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子分断控制单元的每个配电支路设置有独立的控制开关,控制接线端口的电源通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228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隔离的驱动内置电源
- 下一篇:地质发射机的主电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