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动车充电的充电系统的转换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7969.4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0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菲雷尔;罗伯特·巴贝子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尼克斯电动交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66;H01R13/02;H01R13/502;H01R13/52;B60L5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凯;张杰 |
地址: | 德国席德尔***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外壳 电接触件 转换插头 插接面 插接 插拔连接器 电动车 部件电气 充电系统 充电 电控制信号 充电插头 充电插座 电子装置 规范化 转换 | ||
用于电动车充电的充电系统的转换插头具有:插头外壳;布置在插头外壳上的第一插接面,第一插接面具有第一插接区段和至少一个布置在第一插接区段上的、用于和第一插拔连接器部件电气连接的第一电接触件;布置在插头外壳上的第二插接面,第二插接面具有第二插接区段和至少一个布置在第二插接区段上的、用于和第二插拔连接器部件电气连接的第二电接触件。此外,在插头外壳中或者上布置有用于在至少一个第一电接触件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接触件之间转换电控制信号、电流和/或电压的电子装置。以这种方式提供一种转换插头,该转换插头实现了将现存的、规范化的充电插头连接到根据另一个规范规范化的充电插座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充电的充电系统的转换插头。
背景技术
这类转换插头包含插头外壳和布置在插头外壳上的插接面,该插接面具有插接区段和至少一个布置在插接区段上的、用于和对应的插拔连接器部件电气连接的电接触件。
在用于电动车充电的充电系统中,例如将通过充电线和充电站连接的充电插头插入到电动车上的充电插座上,从而以这种方式在充电站和电动车之间建立电气连接并且传输用于电动车的电池充电的充电电流。在此,充电电流能够作为直流电或者作为交流电传输,其中能够传输例如大于200A、必要情况下甚至大于350A的大的电流强度。
在用于电动车充电的充电系统中使用的插拔连接器部件存在不同的标准。这些标准在国际规范IEC 62196中规范化,该规范分为三部分(IEC 62196-1、IEC 62196-2、IEC62196-3)。该规范的第四部分(IEC 62196-4)的规范化进程于2015年6月开始。
国际规范IEC 62196-3规范化五个不同的插拔连接器类型,其根据不同的标准形成并且彼此机械上并且电气上均不兼容。因此,一种插拔连接器类型的充电插头不能够在另一种插拔连接器类型的充电插座上使用。
在此,在不同的国家中采用不同的标准。因此,在日本通常使用所谓的CHAdeMo标准,而在美国使用根据CCS1标准的插拔连接器部件。
就此存在改善不同标准的插拔连接器部件之间的兼容性的需求,由此具有根据第一标准的充电插座的电动车也能够例如通过包含根据不同的第二标准的充电插头的充电站充电。
传统上设定,充电站设计有多个充电线和布置在充电线上的不同的充电插头。然而,这是复杂并且昂贵的。
在文献DE 10 2013 007 330 A1所公开的转换插头中,电线通过卡口式连接固定在电线端的容纳处上。能够在公共设施端的容纳处上布置根据国家而定的连接元件,从而转换插头和充电站连接并且借此充电电动车。
文献EP 2 555 340 B1公开一种充电插头,该充电插头配备不同的、其上安置有不同插接区段的安装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一种转换插头,转换插头能够实现将现有的、规范化的充电插头连接在可能情况下根据另外的标准规范化的充电插座上。
该目的通过具有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的主体实现。
因此,用于电动车充电的充电系统的转换插头包含
-插头外壳,
-布置在插头外壳上的第一插接面,第一插接面具有第一插接区段和至少一个布置在第一插接区段上的、用于和第一插拔连接器部件电气连接的第一电接触件,
-布置在插头外壳上的第二插接面,第二插接面具有第二插接区段和至少一个布置在第二插接区段上的、用于和第二插拔连接器部件电气连接的第二电接触件;以及
-布置在插头外壳中或者其上的、用于在至少一个第一电接触件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接触件之间转换电控制信号、电流和/或电压的电子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尼克斯电动交通有限公司,未经菲尼克斯电动交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79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