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门内饰板及车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88902.2 | 申请日: | 2018-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7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 发明(设计)人: | 于光夫;尹伟;何伟力;魏平;谌林;杨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内饰板 回位弹簧 第二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 用户体验 靠手 焊接 车门 拉手 本实用新型 安装骨架 板体连接 厚度减少 间隔固定 自由末端 把持 卡接 门体 柔软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门内饰板及汽车。上述车门内饰板及汽车,安装时,先将安装骨架的第一连接部与板体连接,再将多个回位弹簧间隔固定在安装部上,然后肘靠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卡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焊接,此时,多个回位弹簧的自由末端均抵靠于肘靠的凹槽中,最后将车门内饰板固定在车门的门体的内侧即可,因设置凹槽,且凹槽位于肘靠的靠手位置,故肘靠的靠手位置的厚度减少,相对于肘靠的其他部位较为柔软,提高的用户体验,通过回位弹簧以便使肘靠回位,同时,肘靠的拉手端与第二连接部焊接,进而增加了肘靠拉手端的稳定性,便于用户把持,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门内饰板及车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普及度愈来愈高,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汽车技术也在迅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要求已不仅是代步工具,更多是舒适度的享受。汽车门内饰板是汽车成员上下车都需要使用的重要部件,它的质感对乘员有直接的体验,对乘员的感官质量非常重要。
目前市场上汽车门内饰板的肘靠都是直接在肘靠塑料骨架上包覆带PU(聚氨酯)泡棉的PVC外壳(聚氯乙烯),这种PVC外壳自带PU泡棉厚度一般为2-3mm,因此肘靠部位不够软,用户舒适度低,如果PVC外壳自带PU泡棉厚度过厚并减少PVC外壳的厚度,则会导致开关门握手处太软,进而使用户开门时开关门握手处的PVC外壳凹陷幅度大,用户体验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内饰板及车门,以解决因PVC外壳厚度过大而导致肘靠部位不够软的问题。
一种车门内饰板,包括板体和设于所述板体上的肘靠,所述车门内饰板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肘靠的安装骨架和设于所述安装骨架上的多个回位弹簧,所述安装骨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安装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板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肘靠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呈“L”形,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肘靠的上端相面对,多个所述回位弹簧均间隔设于所述安装部上,每个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均与所述安装部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肘靠的上端连接,且所述肘靠与多个所述回位连接的一端设有以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肘靠与所述安装骨架围合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泡棉。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回位弹簧均通过一个支撑板与所述肘靠连接。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回位弹簧的中部均设有一个定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肘靠的拉手端与所述安装骨架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呈“J”字型,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与所述肘靠连接,另一端与板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回位弹簧设于所述凹槽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凹槽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的自由末端设有一个柔性垫。
一种车门,包括门体,所述门体的内侧设有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门内饰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车门内饰板及汽车,安装时,先将安装骨架的第一连接部与板体连接,再将多个回位弹簧间隔固定在安装部上,然后肘靠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卡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焊接,此时,多个回位弹簧的自由末端均抵靠于肘靠的凹槽中,最后将车门内饰板固定在车门的门体的内侧即可,因设置凹槽,且凹槽位于肘靠的靠手位置,故肘靠的靠手位置的厚度减少,相对于肘靠的其他部位较为柔软,提高的用户体验,通过回位弹簧以便使肘靠回位,同时,肘靠的拉手端与第二连接部焊接,进而增加了肘靠拉手端的稳定性,便于用户把持,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车门内饰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8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顶内饰装置
- 下一篇:车窗及含有该车窗的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