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理教学用平衡力演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1037.0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3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莉 |
主分类号: | G09B23/08 | 分类号: | G09B2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滑块 第一滑块 筒体 调整螺栓 弹簧 本实用新型 筒体侧壁 筒体径向 物理教学 演示装置 滑动 平衡力 塑料块 竖直中心线 拉伸状态 拉绳连接 螺纹连接 竖直直线 外侧端面 贯穿筒 侧壁 体侧 直观 抽象 外部 学生 学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理教学用平衡力演示装置;可以很直观的将比较抽象的公式具体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习;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筒体,筒体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可沿筒体径向内外滑动的第一滑块,筒体侧壁上设有可以拿筒体径向内外滑动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第一滑块处于同一平面,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内侧一端通过拉绳连接至同一个塑料块,塑料块的竖直中心线与筒体的轴线处于同一条竖直直线上,每个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外侧端面均连接有弹簧,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每个弹簧的外侧一端均连接有调整螺栓,调整螺栓的外侧一端贯穿筒体侧壁并置于筒体的外部,调整螺栓与筒体侧壁之间为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巧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教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物理教学用平衡力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力是物质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机械运动状态的变化是由这种相互作用引起的;静止和运动状态不变,都意味着各作用力在某种意义上的平衡。力的三角形定则是指两个力(或者其他任何矢量)合成,其合力应当为将一个力的起始点移动到另一个力的终止点,合力为从第一个的起点到第二个的终点。
在学习力的合成和分解时,通常会介绍力的三角形定则,这种特定条件下的力的相互作用规律,但由于缺乏直接观察装置,直接单纯的从而老师的讲解去理解,缺乏直观性,使得大部分学生无法直接理解,大幅降低老师的讲课质量。
因此设计一种可以直观的观察,同时又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推断出三力至今的关系的装置可以便于学生对于三力平衡的掌握,加快学习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理教学用平衡力演示装置;可以很直观的将比较抽象的公式具体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习。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竖向放置且上端为开口的筒体,筒体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可沿筒体径向内外滑动的第一滑块,筒体侧壁上设有可以拿筒体径向内外滑动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第一滑块处于同一平面,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内侧一端通过拉绳连接至同一个塑料块,塑料块的竖直中心线与筒体的轴线处于同一条竖直直线上,每个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外侧端面均连接有弹簧,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每个弹簧的外侧一端均连接有调整螺栓,调整螺栓的外侧一端贯穿筒体侧壁并置于筒体的外部,调整螺栓与筒体侧壁之间为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巧妙,通过使三个力的作用点不变并得出三力之间的角度以及力的大小可以很好的验证三力平衡公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4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竖向放置且上端为开口的筒体1,筒体1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可沿筒体1径向内外滑动的第一滑块2,筒体1侧壁上设有可以拿筒体1径向内外滑动的第二滑块3,第二滑块3与第一滑块2处于同一平面,第一滑块2和第二滑块3的内侧一端通过拉绳12连接至同一个塑料块4,塑料块4的竖直中心线与筒体1的轴线处于同一条竖直直线上,每个第一滑块2和第二滑块3的外侧端面均连接有弹簧5,弹簧5处于拉伸状态,每个弹簧5的外侧一端均连接有调整螺栓6,调整螺栓6的外侧一端贯穿筒体1侧壁并置于筒体1的外部,调整螺栓6与筒体1侧壁之间为螺纹连接。
为了便于进行多次试验验证三力平衡,所述的筒体1侧壁上开设有滑道7,滑道7内安装有可沿滑道7圆周滑动的弧形块8,与第二滑块3相对应的调整螺栓6的外侧一端贯穿弧形块8并与弧形块8之间为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莉,未经张文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10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