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现混合气体中SF6连续液态回收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57462.4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9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丁五行;蔡洪波;李群;李宝明;舒广铭;王鑫;闫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五行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F25J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王征;黄健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昌平区黄***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化容器 混合气体 液化过程 液态回收 分压 分离混合气体 本实用新型 初步分离 分离组件 连续液化 内部压力 剩余气体 泄压组件 增压装置 液化罐 阈值时 增压 压入 预设 液化 回收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混合气体中SF6连续液态回收的装置,通过初分离组件初步分离出待分离混合气体中的部分其他气体组分,提高剩余气体中SF6气体的含量,再经过第一增压装置增压后压入液化容器中,以使SF6气体在液化容器液化过程中减缓SF6气体的分压下降的速度,延长连续液化时间;而当液化罐的内部压力达到预设阈值时,通过设置于液化容器上的泄压组件排放液化容器内的一部分气体,避免随着液化过程的进行其他气体组分在液化容器中不断累积而导致SF6气体的分压降低,从而使得SF6气体能够持续液化,进而提高SF6的回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混合气体中SF6连续液态回收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六氟化硫(SF6)气体因其良好的绝缘和灭弧特性被广泛的用于高压电气设备中,但在中国高寒地区气温较低引起设备中SF6气体易发生液化并对不均匀电场敏感,导致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带来安全隐患。且SF6气体作为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CO2的23900倍,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SF6气体的温室效应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在找到替用品之前减少SF6气体的温室危害的一个较好的办法是用混合气体代替纯SF6气体充当绝缘介质,以减少SF6气体的用量;也可有效的缓解高寒地区纯SF6气体容易液化导致设备绝缘故障的问题。混合气体通常指的是SF6/N2或者SF6/CF4,其中SF6/N2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现今的发展趋势是混合气体中尽量减少SF6的含量。
大量使用SF6/N2混合气体,就必然面对混合气体分离回收的问题。通常 SF6气体回收提纯都采用加压的方式,SF6气体在高压的状态下很容易液化, N2气体则保持气态,这样,在气态部分中N2气体的占比就会不断的累积升高,导致SF6气体的分压下降,致使SF6气体液化过程不能持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混合气体中SF6连续液态回收的装置,以使混合气体中SF6能够高效连续的液化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实现混合气体中SF6连续液态回收的装置,包括:初分离组件、第一增压装置、液化容器以及泄压组件;
所述初分离组件内设有分离薄膜,其中所述分离薄膜对待分离混合气体中SF6气体的渗透率小于待分离混合气体中其他气体组分;所述初分离组件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渗透口,所述初分离组件的进气口通入所述待分离混合气体,所述初分离组件的渗透口输出通过所述分离薄膜得到的第一初分离气体,所述初分离组件的出气口输出未通过所述分离薄膜的第二初分离气体;
所述第一增压装置与所述初分离组件的出气口连通,对所述第二初分离气体进行增压后注入所述液化容器中,以使所述第二初分离气体中的SF6气体在所述液化容器中液化;
所述泄压组件设置于所述液化容器上,并与所述初分离组件的进气口连通,以在所述液化容器内部压力达到预设阈值时排放所述液化容器内部分气体并由所述初分离组件的进气口注入所述初分离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五行,未经丁五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574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鼓泡式酸碱废气处理器
- 下一篇:一种家用除味除甲醛的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