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挂式机器人系统和分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54405.0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6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亚美利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5/02 | 分类号: | B25J5/02;B07C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付建中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动力 吊轨 机器人本体 机器人系统 悬挂式 本实用新型 导向传感器 位置传感器 分拣系统 控制器 电连接 行驶 采集 动力系统 方向控制 方向信息 缝隙位置 控制移动 中间设置 后滚轮 前滚轮 标贴 机器人 体能 穿过 悬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挂式机器人系统和分拣系统,悬挂式机器人系统,其由吊轨、移动动力系统和机器人本体组成,吊轨,其中间设置有缝隙;移动动力系统,其前滚轮和后滚轮能在吊轨上行驶,移动动力系统穿过缝隙;机器人本体,其悬挂在移动动力系统的下方;导向传感器,其固定在移动动力系统上且电连接机器人本体的控制器,导向传感器能采集吊轨缝隙位置作为方向信息;位置传感器,其固定在移动动力系统上且电连接机器人本体的控制器,位置传感器能采集设置在吊轨上的位置标贴信息;机器人本体能控制移动动力系统行驶到指定位置。本实用新型机器人具有行驶速度快、方向控制准确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挂式机器人系统、悬挂式机器人分拣系统及悬挂式机器人的方向判别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201720671822.1公开了悬挂式机器人导轨、悬挂式机器人及其运行系统,该专利采用双轮驱动不对称悬挂机器人的结构,其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行驶速度和机器人载重均会受到限制,此外,当两根悬挂式导轨交叉时,交叉处的缝隙会影响到机器人的行驶速度等,同时,机器人交叉转弯时如何能跨过缝隙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悬挂式机器人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悬挂式机器人系统,其由吊轨、移动动力系统和机器人本体组成,其特征是:
吊轨,其中间设置有缝隙;
移动动力系统,其前滚轮和后滚轮能在吊轨上行驶,移动动力系统穿过缝隙;
机器人本体,其悬挂在移动动力系统的下方;
导向传感器,其固定在移动动力系统上且电连接机器人本体的控制器,导向传感器能采集吊轨缝隙位置作为方向信息;
位置传感器,其固定在移动动力系统上且电连接机器人本体的控制器,位置传感器能采集设置在吊轨上的位置标贴信息;
机器人本体能控制移动动力系统行驶到指定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机器人本体通过交叉吊轨和弯曲吊轨时,通常需要导向传感器来确定左转还是右转的角度,确保移动动力系统能行驶在吊轨中心,在弯曲的轨道上行驶时,能时刻跟踪轨道的弯曲变化。
根据需要,机器人本体的控制器可放置在移动动力系统或机器人本体上。
机器人本体具体的停留位置由位置传感器来确定。
移动动力系统的电源由机器人本体提供,机器人本体内设置有充电电池;通常,前滚轮和后滚轮的宽度大于缝隙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动力系统包括:
所述的前滚轮和后滚轮各有两只,前滚轮和后滚轮中的至少一个由动力驱动装置驱动;
前吊杆,其顶部与动力驱动装置的壳体或前滚轮联接,前吊杆穿过吊轨中的缝隙;
后吊杆,其顶部与动力驱动装置的壳体或后滚轮联接,后吊杆穿过吊轨中的缝隙;
支架;
前动力转向装置,其壳体与支架固定、其转轴与前吊杆的底部固定;
后动力转向装置,其壳体与支架固定、其转轴与后吊杆的底部固定;
所述导向传感器由两只前导向传感器和两只后导向传感器组成,其中:
两只前导向传感器,其固定在动力驱动装置的壳体、前吊杆或支架上且分别位于前滚轮的前和后;
两只后导向传感器,其固定在动力驱动装置的壳体、后吊杆或支架上且分别位于后滚轮的前和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亚美利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亚美利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54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监测巡逻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导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