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车电机及制动轮辅助更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41809.6 | 申请日: | 2018-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9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徐钦国;赵莹;解玉涛;陈传盛;毕一;刘辉;周翔;岳后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S5/00 | 分类号: | B60S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4 | 代理人: | 张文 |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轮 行车电机 右支柱 左支柱 底盘 通孔 辅助更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 安装通孔 上支板 垂直 结构简单成本 千斤顶 人工工作量 安全快速 垂直固定 底盘端面 底盘中心 简单安全 两侧设置 电机轴 螺栓孔 适配 电机 对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车电机及制动轮辅助更换装置。该装置与千斤顶配合使用,包括底盘、右支柱、左支柱和上支板;底盘中心设置有垂直于底盘端面的通孔,通孔直径大于行车电机的电机轴直径,通孔两侧设置有垂直于底盘端面且相互对称的两个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与制动轮上的螺栓孔相适配;右支柱和左支柱高度相同且垂直固定在底盘端面上,右支柱和左支柱分别固定在通孔两侧;上支板固定在右支柱及左支柱远离底盘的端面上。本实用新型的行车电机及制动轮辅助更换装置能够安全快速地将电机与制动轮分离,不会造成二次损坏,操作简单安全、结构简单成本低,能提高更换效率、降低人工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车机械检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车电机及制动轮辅助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行车用于设备吊装和运输,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装置,当行车电机或制动轮使用至寿命期限时,或行车出现电气故障时,导致需要更换行车电机及制动轮。图4为示例提供的一种现有技术的行车电机及制动轮的装配布局示意图。图5为图4中行车电机及制动轮的配合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由于电机轴601与制动轮7采用过盈配合的连接方法,现有的电机与制动轮的拆装方法是先将与制动轮7连接的联轴器8拆除,然后用锤击工具锤击伸入制动轮7的电机轴601,顶出电机轴601后,使制动轮7与电机6脱离,再将电机6吊出,更换新的电机6或制动轮7。
现有的电机与制动轮的拆装方法包括两种:第一种是先拆除联轴器8与制动轮7的连接,拆除电机底脚螺栓,将电机6和制动轮7一起吊装至线下,利用锤击工具锤击处于制动轮7中孔的电机轴601,使电机6与制动轮7分离,而后将新电机6的电机轴601装入制动轮7或在电机6的电机轴601装入新制动轮7,安装完成后,将电机6及制动轮7吊运至行车上部,安装电机底脚螺栓和联轴器8,完成电机6或制动轮7的更换;第二种是先拆除联轴器8与制动轮7的连接,利用锤击工具锤击处于制动轮7中孔的电机轴601,使电机6与制动轮7分离,将新电机6或新制动轮7吊装到行车上部,将新电机6的电机轴601装入制动轮7或在电机6的电机轴601装入新制动轮7,安装好电机6和联轴器8,完成电机6或制动轮7的更换。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利用锤击工具锤击电机轴,容易造成电机轴和制动轮的损坏,且拆除电机与制动轮所需的时间较长,以及所需工人工作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安全快速拆除电机与制动轮的行车电机及制动轮辅助更换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车电机及制动轮辅助更换装置。该行车电机及制动轮辅助更换装置与千斤顶配合使用,包括底盘、右支柱、左支柱和上支板;
所述底盘中心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底盘端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直径大于行车电机的电机轴直径,所述通孔两侧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底盘端面且相互对称的两个安装通孔,两个所述安装通孔与制动轮上的螺栓孔相适配;
所述右支柱和所述左支柱高度相同且垂直固定在所述底盘端面上,所述右支柱和所述左支柱分别固定在所述通孔两侧;
所述上支板固定在所述右支柱及所述左支柱远离所述底盘的一端端面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行车电机及制动轮辅助更换装置中,所述底盘为圆形结构或方形结构,所述圆形结构的直径和所述方形结构的短边边长均大于等于连接所述制动轮的联轴器的直径。
进一步地,在所述行车电机及制动轮辅助更换装置中,所述右支柱和所述左支柱结构相同且均为长条形结构或圆柱形结构,所述右支柱和所述左支柱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底盘端面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行车电机及制动轮辅助更换装置中,所述右支柱与所述左支柱在所述底盘端面上的投影的中心连线与两个所述安装通孔在所述底盘端面上的中心连线相互垂直,且均通过所述底盘端面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18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洗车机轮胎表面异物清除器
- 下一篇:多位充电式汽车换电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