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机器人下线抓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22636.3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2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张敬义;潘顺先;李广;向辉;张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余锦曦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臂 汽车座椅 锁死机构 抵接板 卡入 抓具 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 夹板 抵紧机构 调节组件 锁紧组件 座椅 抓取 管理难度 前后调节 控制套 铰接 前部 下端 生产成本 转动 | ||
1.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机器人下线抓具,包括卡入机构、抵紧机构和锁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臂(1)、抵接板(2)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支撑臂(1)的下端铰接在卡入机构上,所述调节组件固定在卡入机构上,其用于调节第二支撑臂(9)的转动角度,所述抵接板(2)位于第一支撑臂(1)的前部,并可前后调节地安装在第一支撑臂(1)上,所述锁死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臂(1)上,该锁死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锁紧组件,该锁紧组件均包括夹板(3)以及用于控制夹板(3)靠近或者远离抵接板(2)的控制套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机器人下线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1)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杆(1a)和竖向设置的立杆(1b),所述立杆(1b)的上端与横杆(1a)的中部固定连接,下端与卡入机构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机器人下线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b)包括滑动配合的第一部(1b1)和第二部(1b2)以及用于解锁或锁定第一部(1b1)和第二部(1b2)的第一锁定部件(1b3),所述第一部(1b1)的下端与卡入机构铰接,所述第二部(1b2)的上端与横杆(1a)的中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机器人下线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2)包括竖向设置的板本体(2a)以及至少一个可前后调节地安装在第一支撑臂(1)上的水平安装架(2b),各个水平安装架(2b)的前端均与板本体(2a)铰接,并均配置有弹性元件(2c)。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机器人下线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卡入机构上的固定座(4)以及至少一个可前后调节地安装在该固定座(4)上的推杆(5),各个推杆(5)的前端均与第一支撑臂(1)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机器人下线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套件均包括安装板(6)、摇杆(7)和气缸(8),所述安装板(6)固定在第一支撑臂(1)上,所述气缸(8)的缸体(8a)铰接在安装板(6)上,活塞杆(8b)与摇杆(7)的一端铰接,所述夹板(3)安装在对应摇杆(7)的另一端,所述摇杆(7)可转动地支撑在安装板(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机器人下线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共有两个,两个锁紧组件相对设置在第一支撑臂(1)的两侧,使抵接板(2)与两个夹板(3)在空间上的连线为三角形。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机器人下线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入机构包括第二支撑臂(9)和卡钩(10),所述第二支撑臂(9)的前端与第一支撑臂(1)的下端铰接,所述卡钩(10)的上端可左右调节地安装在第二支撑臂(9)的后端,该卡钩(10)的下端具有向内弯折的钩状部(10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机器人下线抓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钩状部(10a)和夹板(3)上均安装有泡棉(1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机器人下线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臂(9)包括滑动配合的第三部(9a)和第四部(9b)以及用于解锁或锁定第三部(9a)和第四部(9b)的第二锁定部件(9c),所述第三部(9a)的前端与第一支撑臂(1)的下端铰接,所述第四部(9b)的后部与卡钩(10)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26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