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立体注采模型及模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2799.5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6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敬;刘慧卿;赵卫;黄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3/16;E21B33/127;E21B47/0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春光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结构 碳酸盐岩 缝洞 胶筒 油藏 密封盖 岩块 本实用新型 模拟实验 模拟系统 渗流 筒体 径流 筒体两端开口处 非均质性 密封连接 物理现象 环腔 通孔 体内 参考 观察 | ||
1.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立体注采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立体注采模型包括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开口处分别能拆装地设有密封盖,所述筒体的内部同轴地设有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胶筒,所述胶筒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密封盖的朝向所述筒体的内部的一侧表面密封连接,所述筒体的内表面与所述胶筒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环腔,所述胶筒的内部设有模拟岩块,所述模拟岩块由下至上包括径流岩溶模拟结构、渗流岩溶模拟结构和表层岩溶模拟结构,两所述密封盖上与所述胶筒的两端开口相对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多个通孔,各所述通孔分别贯穿所述密封盖的两侧表面并连通所述胶筒内侧与所述胶筒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立体注采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径流岩溶模拟结构包括暗河模块,所述渗流岩溶模拟结构包括水平溶洞模块与垂向溶洞模块,所述表层岩溶模拟结构包括溶蚀孔洞模块与具有盲孔的岩溶模块;所述模拟岩块还包括多个基质岩块,所述基质岩块、所述暗河模块、所述水平溶洞模块、所述垂向溶洞模块、所述溶蚀孔洞模块及所述具有盲孔的岩溶模块组合形成立方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立体注采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河模块为镂空的正方体框架结构,所述水平溶洞模块与所述垂向溶洞模块为钻设有柱形空腔的岩石方块。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立体注采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能拆装地连接设有法兰盘,两所述法兰盘分别封闭所述筒体的两端,且两所述法兰盘的朝向所述筒体的内部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密封盖的朝向所述筒体的外部的一侧表面贴合接触,两所述法兰盘上分别设有多个贯穿所述法兰盘的两侧表面的井孔,各所述井孔与对应的所述密封盖上的各所述通孔一一对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立体注采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为圆柱状不锈钢筒体,所述筒体的筒壁厚度大于或等于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立体注采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筒为径向截面呈正方形的胶筒,所述胶筒的内部形成能容纳所述模拟岩块的正方体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立体注采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与所述胶筒之间的所述环腔中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能支撑所述胶筒并保持所述胶筒与所述筒体的同轴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立体注采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四个保持板,四个所述保持板分别与所述胶筒的四个外侧面相对设置,所述保持板能阻止所述胶筒的侧壁向靠近所述筒体的方向形变。
9.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立体注采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立体注采模拟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立体注采模型,所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立体注采模拟系统还包括水箱、平流泵、压力采集模块及至少一个集液量筒,所述水箱与所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立体注采模型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平流泵设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压力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位于所述平流泵与所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立体注采模型之间的所述第一管道内的液体压力,所述集液量筒分别通过对应的集液管道与所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立体注采模型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27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渗透油气田降压增注装置
- 下一篇:双管脉冲均匀注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