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质屋面光伏支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0069.8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8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东;卢艳华;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中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23 | 分类号: | H02S2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组件 光伏板 屋面 护板 软质 光伏支架 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 风力分解 方向延伸 稳固作用 支架结构 侧壁 顶壁 光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软质屋面光伏支架结构,软质屋面由TPO或PVC材料制成,该支架结构包括若干沿光伏板分布方向延伸且相互连接的支架组件,每个支架组件的顶壁均设有倾斜设置的光伏板;所述支架组件未与相邻所述支架组件相对的侧壁均设有护板,且与所述光伏板相邻且设于所述光伏板距离屋面较高一侧的所述护板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倾斜设置的护板和光伏板,能够将部分风力分解为不会对支架组件造成影响的力,将部分风力分解出对支架组件起稳固作用的力,使得光伏板被固定得更加牢固;而且由于护板和支架组件均会与屋面接触,增大了该光伏支架结构与屋面的接触面积,分散了作用于屋面的力,使得软质屋面不易被破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质屋面光伏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伏支架均为混凝土基础刚性支架结构,如图1所示,通常由混凝土基础100、立柱200、横梁300、斜支撑400以及连接件等通过螺栓螺母组装而成,混凝土基础100固设于屋面,通过横梁300支撑光伏板500,广泛应用于水泥屋面电站。
因现有混凝土基础刚性支架结构的结构件的数量较多、用钢量大,导致屋面荷载比较大,在应用于TPO、PVC等软质防水屋面时,由于混凝土基础刚性支架结构与地面之间设有间隙,使得大风吹过时,风力作用于光伏板,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易造成光伏板与混凝土基础刚性支架结构的连接松动,甚至掀起光伏板,影响光伏板的使用。
而且混凝土基础刚性支架结构与屋面接触的部分仅仅是混凝土基础,接触面积小,作用力集中,极易破坏TPO、PVC等软质防水屋面,导致房屋漏水。因此,混凝土基础刚性支架结构不适于TPO、PVC等软质防水屋面分布式光伏项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质屋面光伏支架结构,能够适用于TPO、PVC等软质防水屋面分布式光伏项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质屋面光伏支架结构,软质屋面由TPO或PVC材料制成,该支架结构包括若干沿光伏板分布方向延伸且相互连接的支架组件,每个所述支架组件的顶壁均设有倾斜设置的所述光伏板;所述支架组件未与相邻所述支架组件相对的侧壁均设有护板,且与所述光伏板相邻且设于所述光伏板距离屋面较高一侧的所述护板倾斜设置。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组件与所述屋面接触的部位、所述护板与所述屋面接触的部位均铺设有防水保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底梁,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梁两端的第一斜支撑梁和第二斜支撑梁,所述第一斜支撑梁未连接所述底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斜支撑梁未连接所述底梁的一端;所述光伏板由所述第一斜支撑梁支撑。
进一步地,倾斜设置的所述护板平行于所述第二斜支撑梁设置,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斜支撑梁。
进一步地,与所述光伏板相邻且位于所述光伏板靠近所述屋面一端的所述护板呈L型结构,呈L型结构的所述护板包括垂直于所述屋面设置的第一防护板,及与所述第一防护板呈L型结构且连接于所述第一斜支撑梁的第二防护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为一体结构且所成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护板通过L型结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斜支撑梁,所述L型结构件的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防护板,另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斜支撑梁。
进一步地,倾斜设置的所述护板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第二斜支撑梁。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梁包括若干呈纵横交错分布的横梁和纵梁。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相邻两个所述支架组件通过横向连接梁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梁通过混凝土立柱压设于所述屋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中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中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00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