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质屋面光伏支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0069.8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8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东;卢艳华;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中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23 | 分类号: | H02S2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组件 光伏板 屋面 护板 软质 光伏支架 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 风力分解 方向延伸 稳固作用 支架结构 侧壁 顶壁 光伏 | ||
1.一种软质屋面光伏支架结构,软质屋面由TPO或PVC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结构包括若干沿光伏板(2)分布方向延伸且相互连接的支架组件(1),每个所述支架组件(1)的顶壁均设有倾斜设置的所述光伏板(2);所述支架组件(1)未与相邻所述支架组件(1)相对的侧壁均设有护板,且与所述光伏板(2)相邻且设于所述光伏板(2)距离屋面较高一侧的所述护板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质屋面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1)与所述屋面接触的部位、所述护板与所述屋面接触的部位均铺设有防水保护层(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质屋面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1)包括底梁(11),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梁(11)两端的第一斜支撑梁(12)和第二斜支撑梁(13),所述第一斜支撑梁(12)未连接所述底梁(1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斜支撑梁(13)未连接所述底梁(11)的一端;所述光伏板(2)由所述第一斜支撑梁(12)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质屋面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倾斜设置的所述护板平行于所述第二斜支撑梁(13)设置,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斜支撑梁(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质屋面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光伏板(2)相邻且位于所述光伏板(2)靠近所述屋面一端的所述护板呈L型结构,呈L型结构的所述护板包括垂直于所述屋面设置的第一防护板(321),及与所述第一防护板(321)呈L型结构且连接于所述第一斜支撑梁(12)的第二防护板(3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质屋面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321)和第二防护板(322)为一体结构且所成夹角为钝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质屋面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板(322)通过L型结构件(14)连接于所述第一斜支撑梁(12),所述L型结构件(14)的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防护板(322),另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斜支撑梁(1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质屋面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倾斜设置的所述护板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第二斜支撑梁(13)。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质屋面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11)包括若干呈纵横交错分布的横梁和纵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质屋面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架组件(1)通过横向连接梁(15)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梁(15)通过混凝土立柱(16)压设于所述屋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中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中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00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