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自由度座椅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0474.1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4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和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A63J2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 收线 座椅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多自由度 张力伺服 控制器 触摸屏 放线 交换机 交换机连接 安全系数 技术成本 一端连接 座椅控制 排线 牵引 | ||
1.一种多自由度座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系统包括5口交换机、控制器、COU、电源模块、CPU模块、数字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第一组伺服和触摸屏,所述控制器一端连接第一组伺服,另一端与5口交换机连接,所述触摸屏与5口交换机相接;
所述第一组伺服包括第一放线伺服、第一放线张力伺服、第一牵引伺服、第一收线张力伺服、第一收线排线伺服和第一收线伺服;
所述触摸屏采用IT6100E,所述5口交换机采用NETGEAR GS105E,所述COU采用AM402-CPU1608TP,所述第一放线伺服、第一牵引伺服、第一收线排线伺服和第一收线伺服采用IS620NT3R5I,所述第一放线张力伺服和第一收线张力伺服采用IS620NS2R8I,所述电源模块采用AM600-PS2,CPU模块采用AM402-CPU1608TP,所述数字量输入模块采用AM600-1600END,所述数字量输出模块采用AM600-0016ETN,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采用AM600-4AD;
所述5口交换机的COM1端口与控制器的网口端相接,所述5口交换机的COM3端与触摸屏相接;所述控制器的1端与第一放线伺服的CN3端相接;所述第一放线伺服的CN4端与第一放线张力伺服的CN3端相接,所述第一放线张力伺服的CN4端与第一牵引伺服的CN3端相接,所述第一牵引伺服的CN4端与第一收线张力伺服的CN3端相接,所述第一收线张力伺服的CN4端和第一收线排线伺服的CN3端相接,所述第一收线排线伺服的CN4端和第一收线伺服的CN3端相接;
该控制系统的总进线电源设置有L:1、L:2、L:3、N:4和PE:5,所述L:1通过主空开F1与L11相接,所述L:2通过主空开F1与L12相接,所述L:3通过主空开F1与L13相接,所述N:4通过主空开F1与N14相接,所述PE:5与PE直接相连;所述空开F10的1端与L11相接,且与1端相对的2端与变压器T1的1端相连,所述空开F10的3端与L12相接,且与3端相对的4端与变压器T1的2端相连,所述变压器的3端与F12的1端相接,且变压器的3端通过L1与空开F11的1端相连,变压器的4端与F12的3端相连,且变压器的4端通过N1与空开F11的3端相连,变压器的5端与PE相连;所述空开F12与1端相对的2端连接L100,与3端相对的4端连接N100,所述空开F10与1端相对的2端通过L2与电源V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所述空开F10与3端相对的4端通过N2与电源V1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所述电源V1的V+端与触摸屏的24V端相接,电源V1的V-端与触摸屏的GND端相接,所述触摸屏的PE端与PE相接,所述空开F40上与1端相对的2端通过L3与三相插座的火线相接,与3端对应的4端通过N3与三相插座的零线相接,所述三相插座的地线与PE相接;
所述第一放线伺服包括电压转频器VF1和电机M1,所述电压转频器VF1的R:1端通过R1与空开F2的2端相接,且空开F2中与2端相对的1端直接与L11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1的S:1端通过S1与空开F2的4端相接,且空开F2中与4端相对的3端直接与L12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1的T:1端通过T1与空开F2的6端相接,且空开F2中与6端相对的5端与L13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1的L1C:1端与R:1端相接,L2C:1端与S:1端相接,PE:1与PE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1的U:1端与电机M1的U1端相接,V:1端与电机M1的V1端相接,W:1端与电机M1的W1端相接,PE:1端与电机M1的PE端相接;
所述第一放线张力伺服包括电压转频器VF2和电机M2,所述电压转频器VF2的R:2端通过R2与空开F3的2端相接,且空开F3中与2端相对的1端直接与L11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2的S:2端通过S2与空开F3的4端相接,且空开F3中与4端相对的3端直接与L12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2的T:2端通过T2与空开F3的6端相接,且空开F3中与6端相对的5端与L13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2的L1C:2端与R:2端相接,L2C:2端与S:2端相接,PE:2与PE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2的U:2端与电机M2的U2端相接,V:2端与电机M2的V2端相接,W:2端与电机M2的W2端相接,PE:2端与电机M2的PE端相接;
所述第一牵引伺服包括电压转频器VF3和电机M3,所述电压转频器VF3的R:3端通过R3与空开F4的2端相接,且空开F4中与2端相对的1端直接与L11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3的S:3端通过S3与空开F4的4端相接,且空开F4中与4端相对的3端直接与L12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3的T:3端通过T3与空开F4的6端相接,且空开F4中与6端相对的5端与L13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3的L1C:3端与R:3端相接,L2C:3端与S:3端相接,PE:3与PE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3的U:3端与电机M3的U3端相接,V:3端与电机M3的V3端相接,W:3端与电机M3的W3端相接,PE:3端与电机M3的PE端相接;
所述第一收线张力伺服包括电压转频器VF4和电机M4,所述电压转频器VF4的R:4端通过R4与空开F5的2端相接,且空开F5中与2端相对的1端直接与L11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4的S:4端通过S4与空开F5的4端相接,且空开F5中与4端相对的3端直接与L12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4的T:4端通过T4与空开F5的6端相接,且空开F5中与6端相对的5端与L13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4的L1C:4端与R:4端相接,L2C:4端与S:4端相接,PE:4与PE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4的U:4端与电机M4的U4端相接,V:4端与电机M4的V4端相接,W:4端与电机M4的W4端相接,PE:4端与电机M4的PE端相接;
所述第一收线排线伺服包括电压转频器VF5和电机M5,所述电压转频器VF5的L1:5端通过L15与空开F6的2端相接,且空开F6中与2端相对的1端直接与L11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5的L2:5端通过N15与空开F6的4端相接,且空开F6中与4端相对的3端直接与N13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5的L1C:5端与L1:5端相接,L2C:5端与L2:5端相接,PE:5与PE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5的U:5端与电机M5的U5端相接,V:5端与电机M5的V5端相接,W:5端与电机M5的W5端相接,PE:5端与电机M5的PE端相接;
所述第一收线伺服包括电压转频器VF6和电机M6,所述电压转频器VF6的L1:6端通过L1:6与空开F7的2端相接,且空开F7中与2端相对的1端直接与L11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6的L2:6端通过L2:6与空开F7的4端相接,且空开F7中与4端相对的3端直接与N13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6的L1C:6端与L1:6端相接,L2C:6端与L2:6端相接,PE:6与PE相接,所述电压转频器VF6的U:6端与电机M6的U6端相接,V:6端与电机M6的V6端相接,W:6端与电机M6的W6端相接,PE:6端与电机M6的PE端相接;
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源模块、CPU模块、数字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和模拟量输入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L端与L100相接,N端与N100相接,PE端与PE端相接,所述CPU模块的E0.6端通过手动开关S20与电源V1的V-端相接,E0.7端通过自动开关S21与电源V1的V-端相接,E1.0端通过第一放线伺服左限位开关SQ1与电源V1的V-端相接,E1.1端通过第一放线伺服右限位开关SQ2与电源V1的V-端相接,E1.2端通过第一放线张力伺服左限位开关SQ3 与电源V1的V-端相接,E1.3端通过第一放线张力伺服右限位开关SQ4与电源V1的V-端相接,E1.4端通过第一牵引伺服左限位开关SQ5与电源V1的V-端相接,E1.5端通过第一牵引伺服右限位开关SQ6与电源V1的V-端相接,E1.6端通过第一收卷伺服左限位开关SQ7与电源V1的V-端相接,E1.7端通过第一收卷伺服右限位开关SQ8与电源V1的V-端相接;所述CPU模块的23端通过运行指示灯HL1与电源V1的V+端相接,24端通过运行指示灯HL2与电源V1的V+端相接,29端通过运行指示灯HL3与电源V1的V+端相接,30端通过运行指示灯HL4与电源V1的V+端相接,35端通过座椅外部彩灯HL5与电源V1的V+端相接,36端通过座椅外部彩灯HL6与电源V1的V+端相接,22端通过座椅外部彩灯HL7与电源V1的V+端相接,21端通过座椅外部彩灯HL8与电源V1的V+端相接,1端通过座椅外部彩灯HL9与电源V1的V+端相接,2端通过座椅外部彩灯HL10与电源V1的V+端相接;
所述数字量输入模块的0端通过E2.0和启动按钮S1与电源V1的V-端相接,1端通过E2.1和停止按钮S2与电源V1的V-端相接,2端通过E2.2和急停按钮S3与电源V1的V-端相接,3端通过E2.3和放卷脚踏按钮S4与电源V1的V-端相接,4端通过E2.4和加固脚踏按钮与电源V1的V-端相接,5端通过E2.5和放线左偏传感器B1与电源V1的V-端相接,6端通过E2.6和放线右偏传感器B2与电源V1的V-端相接,7端通过E2.7和放卷反点按钮S6与电源V1的V-端相接,SS端与电源V1的V+端相接;所述数字量输入模块的1.5端通过E3.0和放卷正点按钮S7与电源V1的V-端相接,1.1端通过E3.1和放卷顶针开关S8与电源V1的V-端相接,1.2端通过E3.2和收卷顶针开关S9与电源V1的V-端相接,1.3端通过E3.3和放排外移开关S10与电源V1的V-端相接,1.4端通过E3.4和放排内移开关S11与电源V1的V-端相接,1.5端通过E3.5和收排外移开关S12与电源V1的V-端相接,1.6端通过E3.6和收排内移开关S13与电源V1的V-端相接,1.7端通过E3.7和继电器24与电源V1的V-端相接;
所述数字量输出模块的1.0端通过Q1.0和继电器KA100与电源V1的V+端相接,1.1端通过Q1.1和继电器KA101与电源V1的V+端相接,1.2端通过Q1.2和继电器KA102与电源V1的V+端相接,1.3端通过Q1.3和继电器KA103与电源V1的V+端相接,1.4端通过Q1.4和继电器KA104与电源V1的V+端相接,1.5端通过Q1.5和继电器KA105与电源V1的V+端相接,所述数字量输出模块的24V端与电源V1的V+端相接,COM端与电源V1的V-端相接;
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的24V端与电源V1的V+相接,COM端与电源V1的V-端相接,PE端与PE相接,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CH0区域的PG端接地,V+端与外部10V电源的V+端相接,VI-端与电源V1的V-端相接,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CH1区域的PG端接地,V+端与外部10V电源的V+端相接,VI-端与电源V1的V-端相接,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CH2区域的PG端接地,V+端与外部10V电源的V+端相接,VI-端与电源V1的V-端相接,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CH3区域的PG端接地,V+端与外部10V电源的V+端相接,VI-端与电源V1的V-端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和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和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04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开关
- 下一篇:一种基于车载ATC的移动报站信息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