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75683.7 | 申请日: | 2018-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5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 发明(设计)人: | 贺田龙;许志沛;唐林;敖维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K16/00 | 分类号: | H02K16/00;H02K21/12;H02K21/02;B62M6/65;B62M6/45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曾克;李晓英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绕组 定子支架 车轴 外转子 内转子 电机 电瓶 本实用新型 电动自行车 驱动装置 电机组 端盖 固接 省电 部件使用寿命 储电装置 电机运行 花键联接 回收能量 三档调节 一体制造 轴向移动 转动连接 转子 永磁体 骑行 适配 省力 路况 轴承 | ||
1.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组,所述电机组包括内转子(135)、外转子(101)、定子支架一(104)、端盖(105)、定子支架二(124)和车轴(130);
所述外转子(101)一端敞口,外转子(101)另一端与车轴(130)转动连接,所述内转子(135)与外转子(101)固接或一体制造,所述定子支架一(104)和定子支架二(124)均与车轴(130)花键联接并可沿车轴(130)轴向移动;端盖(105)与外转子(101)的敞口端固接并将定子支架一(104)和定子支架二(124)封装在外转子(101)与端盖(105)构成的腔体中;端盖(105)与车轴(130)转动连接;
外转子(101)上设有永磁体一(102),定子支架一(104)上设有与永磁体一(102)适配的定子绕组一(103),内转子(135)上设有永磁体二(123),定子支架二(124)上设有与永磁体二(123)适配的定子绕组二(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定子支架一(104)沿车轴(130)轴向移动的控制机构一和用于控制定子支架二(124)沿车轴(130)轴向移动的控制机构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130)上固定设有固定板(106),固定板(106)位于定子支架一(104)与定子支架二(124)之间;所述定子支架一(104)和定子支架二(124)上均固接有推板;
所述控制机构一包括动作机构、钢丝绳一(112)和按压开关二,所述控制机构二包括动作机构、钢丝绳二(113)和按压开关一,控制机构一的动作机构位于固定板(106)与定子支架一(104)之间,所述控制机构一包括至少两个动作机构,控制机构一的动作机构围绕车轴(130)等间隔设置;控制机构二的动作机构位于固定板(106)与定子支架二(124)之间,所述控制机构二包括至少两个动作机构,控制机构二的动作机构围绕车轴(130)等间隔设置;
所述动作机构包括定位杆、弹簧以及用于吸引推板的电磁铁,所述定位杆的一端通过销和扭力弹簧与固定板(106)转动连接,销的轴线与车轴(130)的轴线垂直不相交;推板上有供定位杆穿过的预留孔,所述定位杆上设有与推板适配的凹槽一和凹槽二,所述推板卡在凹槽一或凹槽二中以使永磁体与定子绕组轴向错开或对正;定子支架一(104)和定子支架二(124)上的推板均连接有弹簧,弹簧一端与推板连接,弹簧另一端与固定板(106)连接,电磁铁安装在固定板(106)上;
控制机构一的动作机构连接有钢丝绳一(112),钢丝绳一(112)的一端与定位杆中部连接,钢丝绳一(112)的另一端与按压开关二连接;
控制机构二的动作机构连接有钢丝绳二(113),钢丝绳二(113)的一端与定位杆中部连接,钢丝绳二(113)的另一端与按压开关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开关一包括按钮一(21)、动触点一(25)和静触点一(24),所述按钮一(21)下端与钢丝绳二(1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动触点一(25)设于按钮一(21)正下方,静触点一(24)位于动触点一(25)下方,控制机构二的电磁铁导线的正极均与动触点一(25)电联接,控制机构二的电磁铁导线的负极均与静触点一(24)电联接;所述按钮一(21)上设有用于复位的弹簧五(22);
所述按压开关二包括按钮二(31)、动触点二(35)和静触点二(34),所述按钮二(31)下端与钢丝绳一(1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动触点二(35)设于按钮二(31)正下方,静触点二(34)位于动触点二(35)下方,控制机构一的电磁铁导线的正极均与动触点二(35)电联接,控制机构一的电磁铁导线的负极均与静触点二(34)电联接;所述按钮二(31)上设有用于复位的弹簧六(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56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固定的电机绕线模具
- 下一篇:一种单相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