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机器人防撞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7954.4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1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姗姗;杨海南;黄培;张浩;戚海永;刘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晏荣府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防撞板 夹板 安装槽 移动杆 弹簧 侧壁 粗管 活动连接有 弧形夹槽 新型机器 活动块 滑轮 滑槽 人防 本实用新型 安装板 螺丝孔 外固定 液压杆 滑块 螺丝 细杆 圆杆 穿过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机器人防撞底座,包括底座、安装槽,夹板、弧形夹槽、第一防撞板及第二防撞板,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与底座的底部相连通,液压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夹板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弧形夹槽,滑块插入第一滑槽内,螺丝孔内插入有螺丝,粗管内设置有第一弹簧和活动块,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块固定连接,细杆的另一端穿过粗管延伸到粗管外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撞板,第二防撞板与底座相对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圆杆上活动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滑轮,滑轮插入第二滑槽内,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移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底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机器人防撞底座。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目前在工业、医学、农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等有重要用途。但是现有的机器人技术中,放置机器人的底座防撞措施不完善,易造成损坏,同时,不能适应不同规格的机器人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防撞措施不完善及不能适应不同规格的机器人使用等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机器人防撞底座。所述一种新型机器人防撞底座具有防撞措施完善及能适应不同规格的机器人使用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机器人防撞底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与底座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安装槽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两个夹板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弧形夹槽,两个夹板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安装槽的上下两内壁上均开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第一滑槽,且滑块插入第一滑槽内,所述滑块和第一滑槽的顶壁上均开设有螺丝孔,所述螺丝孔内插入有螺丝,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安装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粗管,所述粗管内设置有第一弹簧和活动块,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底座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防撞板,所述第一防撞板与粗管相对的侧壁上安装有与粗管相匹配的细杆,所述细杆的另一端延伸到粗管内与活动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顶部和底部上均设置有第二防撞板,所述第二防撞板上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底座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两个第二防撞板与底座相对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圆杆,两个圆杆上活动连接有移动杆,两个移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底座上下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滑轮相匹配的第二滑槽,且滑轮插入第二滑槽内,两个移动杆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移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液压杆和夹板均以安装槽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所述螺丝孔在第一滑槽的顶壁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粗管的管口处内壁上安装有与活动块相匹配的挡板,且活动块与粗管相匹配。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防撞板以底座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且第一防撞板的长度与底座的宽度相匹配。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防撞板以底座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上下对称,且第二防撞板的长度与底座的长度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与底座的底部相连通,液压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夹板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弧形夹槽,滑块插入第一滑槽内,螺丝孔内插入有螺丝,粗管内设置有第一弹簧和活动块,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块固定连接,细杆的另一端穿过粗管延伸到粗管外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撞板,两个第二防撞板与底座相对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圆杆上活动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滑轮,滑轮插入第二滑槽内,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移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杆、夹板、滑块及第一滑槽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不同规格的机器人进行夹紧,通过第一防撞板和第二防撞板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机器人的全方位防护,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79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