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三元催化器塞入式封装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50682.7 | 申请日: | 2018-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9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柯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俊斌 |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垫层 汽车三元催化器 封装设备 电控柜 塞入式 码放 托板 本实用新型 封装模具 减速 封套 上端 封装器 减震脚 压紧片 滑轨 长方体结构 三元催化器 液晶显示屏 调节器 封装过程 回油路径 控制器 回油孔 连接管 透盖 下压 封装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元催化器塞入式封装设备,其结构包括减震脚、电控柜、垫层码放托板、垫层压紧片、连接管、封装器、减速封装模具、滑轨、调节器、液晶显示屏、控制器,减震脚安装于电控柜的上端,垫层码放托板为长方体结构并且设于电控柜的上端,垫层码放托板安装于垫层压紧片的后侧,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三元催化器塞入式封装设备,在结构上设置了减速封装模具,并且通过该装置中的滑轨与封装器控制封套口进行下压对三元催化器进行封装,且装置通过回油孔通过轴承进行旋转并通过回油路径进行控制减速,然后封套口外侧设有透盖进行加强稳定,使在进行封装过程更精准,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三元催化器塞入式封装设备,属于汽车配件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汽车作为人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方便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污染,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不断提升,对于汽车排气系统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三元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它可将汽车尾气排出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1126385.2的一种汽车三元催化器塞入式封装设备,其特征在于,电控柜中部设置有两端开口的圆筒状封装模具,封装模具的侧壁上开设有垫层进料狭缝;封装模具上方设置有工作轴,工作轴下端设置有可收放夹爪,工作轴上端连接有可控制其进行上下移动及转动的驱动装置;封装模具下方设置有操作台,操作台上设置有筒体定位座,筒体定位座底部设置有可带动其上下浮动的液压油缸,但是该现有技术在对催化器进行封装处理时,封装速度较快,导致在进行封装过程精确度降低,稳定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三元催化器塞入式封装设备,以解决现有在对催化器进行封装处理时,封装速度较快,导致在进行封装过程精确度降低,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三元催化器塞入式封装设备,其结构包括减震脚、电控柜、垫层码放托板、垫层压紧片、连接管、封装器、减速封装模具、滑轨、调节器、液晶显示屏、控制器,所述减震脚安装于电控柜的上端,所述垫层码放托板为长方体结构并且设于电控柜的上端,所述垫层码放托板安装于垫层压紧片的后侧,所述垫层压紧片安装于滑轨的上端,所述减速封装模具安装于封装器的前端,所述封装器的右侧与滑轨相连接,所述封装器的后侧通过连接管与电控柜内侧相连接,所述调节器垂直安装于滑轨的上端,所述液晶显示屏为长方体结构并且安装于滑轨的右侧,所述控制器设于液晶显示屏的下端,所述减速封装模具包括封套口、透盖、隔圈、回油路径、壳体、轴承、回油孔,所述封套口安装于回油孔下端,所述回油孔与轴承贯穿连接,所述隔圈安装于封套口外侧,所述回油路径设于壳体内侧并且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封装模具设于垫层码放托板的上端,所述控制器设于垫层压紧片的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安装于电控柜的上端,所述垫层压紧片设于电控柜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脚为圆台体结构,所述连接管设于电控柜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一端与封装器的前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屏具体进行检测显示装置工作状况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脚使用橡胶材质,具有抓地力强,不易发生打滑现象。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三元催化器塞入式封装设备,在结构上设置了减速封装模具,并且通过该装置中的滑轨与封装器控制封套口进行下压对三元催化器进行封装,且装置通过回油孔通过轴承进行旋转并通过回油路径进行控制减速,然后封套口外侧设有透盖进行加强稳定,使在进行封装过程更精准,稳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俊斌,未经柯俊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06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压装机
- 下一篇:一种手机听筒胶垫压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