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母板、调试机构及车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30214.3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3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臣;彭斌;唐君俊;邢洪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02 | 分类号: | F16B1/02;B62D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陈治位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板 调试 板体 锁紧结构 车门 焊点 本实用新型 螺栓 螺纹孔 侧围 车身侧围 车身技术 螺钉 位置处 易变形 适配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母板、调试机构及车门。螺母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螺纹孔和至少两个焊点,所述螺纹孔及与其相适配的螺栓或螺钉用于将锁紧结构固定安装到板体上,所述焊点用于将所述板体焊接在车身侧围相应的位置处。调试机构包括锁紧结构、侧围面板和所述的螺母板,所述螺母板通过螺栓与所述锁紧结构连接,将所述螺母板固定在所述侧围面板上。车门包括上述的调试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调试成本高、易变形和调试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母板、调试机构及车门。
背景技术
车门锁扣螺母板是侧围总成结构中常用的零件,用于固定车门锁扣;车门锁扣先预紧到螺母板上,车门总成再装配到铰链上;接着关闭车门,确定车门与侧围的面差。如果车门表面高出侧围表面,需要向里移动车门锁扣的位置;如果车门表面低于侧围表面,需要向外移动车门锁扣的位置;通过调整车门锁扣的位置,保证车门与侧围的面差调整到设计值,最后打紧车门锁扣的螺栓,使车门锁扣完全固定在螺母板上,这个过程称为车门面差调试。
目前车门调试用的螺母板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种螺母板仅用一个焊点固定在加强板上。在涂装时,电泳液流动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在电泳液反复冲刷下,螺母板会发生塑性变形,向外张开约10度,在总装时需要用拉钩将螺母板拉回原位,校形时间约8秒,再进行车门调试,调试时间30秒,零件成本约0.4元,车门调试合计用时38 秒。第二种螺母板用一个盒形固定板将螺母板罩住,在通过三个焊点将盒形件固定在加强板上,在涂装时,盒形件会防止螺母板变形,但是在总装时,需要采用锁扣定位专用工装,先固定锁扣,在车门调试工位,根据车门和侧围的面差状态,视情况进行车门调试,调试时间 30秒,零件成本约0.6元,一个锁扣定位专用工装花费约3万元,价格比较昂贵,因此调试成本较高,如不开发锁扣定位专用工装,调试时间会增加到90秒,耗费时间太长。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成本低、抗变形和调试时间短的螺母板。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母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调试成本高、易变形和调试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母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螺纹孔和至少两个焊点,所述螺纹孔及与其相适配的螺栓或螺钉用于将锁紧结构固定安装到板体上,所述焊点用于将所述板体焊接在车身侧围相应的位置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板体包括共端面且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中间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至少一个所述焊点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至少一个焊点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螺纹孔设置于所述中间固定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设置有两个且并列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中间固定板之间连接处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一长通孔,所述中间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长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中间固定板之间连接处的边缘部位设置有凸出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端面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中间固定板之间连接处的边缘部位设置有凸出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端面的第二凸起部;
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沿同一方向凸出延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固定板上具有凸出于其端面的第三凸起部;
所述第三凸起部的凸出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凸出延伸方向相同,所述螺纹孔设置于所述第三凸起部上,且沿其延伸方向贯穿所述中间固定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焊点共设有两个且均位于两个所述螺纹孔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302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热器用锁控式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装卸式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