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TO基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28045.X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2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丁磊;廖良生;梁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有机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51/50;H01L5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荷转移 本实用新型 离型膜 抑制层 有机光电器件 空穴注入层 离型膜剥离 导电薄膜 膜层结构 器件性能 器件制作 依次设置 基板 节约 应用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ITO基片,属于导电薄膜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ITO基片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板、ITO电极层和离型膜,所述ITO电极层和所述离型膜之间还设置有电荷转移抑制层。电荷转移抑制层抑制了ITO电极层表面与离型膜之间的电荷转移,避免了因电荷转移造成的器件性能下降的问题,同时,在离型膜剥离后,电荷转移抑制层还可作为有机光电器件的空穴注入层,同一膜层结构能够实现不同功能,节约了器件制作成本。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有机光电器件的制造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TO基片。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电致变色显示器、太阳能电池、触摸面板、电子纸等中,一般使用透明电极。例如,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由对置的两层电极及在电极之间设置有机功能层构成,有机功能层中的发光层中产生的光透过电极而被取出到外部。因此,两层电极中的至少一层为透明电极。
作为透明电极,一般使用有氧化铟锡(ITO)等的氧化物半导体系的材料,就由ITO等构成的透明电极而言,在沉积有机功能层之前,需要经过清洗步骤,增加了整体器件工艺的复杂度,因此,为了简化工序,现有的免清洗的ITO玻璃上会覆盖一层离型膜,使用之前将离型膜剥离,即用即撕,方便高效,但是这种免清洗的ITO玻璃,表面高功函的ITO电极层与离型膜表面的基团之间会发生电荷转移,造成 ITO玻璃的性能降低,进而导致整个器件的性能的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防止 ITO电极层电荷转移的ITO基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ITO基片,包括依次设置的ITO电极层和离型膜,所述ITO电极层和所述离型膜之间还设置有电荷转移抑制层。
进一步地,所述ITO电极层为图案化的。
进一步地,所述ITO电极层包括第一功能区和第二功能区,所述第一功能区与有机光电器件的发光区对应,所述第二功能区与有机光电器件的非发光区对应,所述电荷转移抑制层设置于第一功能区,所述第二功能区的ITO 电极层与离型膜直接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电荷转移抑制层设置在所述ITO电极层上,将所述离型膜剥离后,所述电荷转移抑制层保留在ITO电极层上,可以直接作为有机光电器件的有机功能层,同一膜层结构在不同制程中实现不同功能,节约了器件制作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电荷转移抑制层设置在离型膜上,剥离所述离型膜时,所述电荷转移抑制层随所述离型膜一同剥离。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荷转移抑制层与离型膜之间还设置有粘结层,有利于将电荷转移抑制层剥离。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对位标记,在基片制作过程中,由于第一功能区与第二功能区的不同设计,需要使用掩模板,在基板上设置对位标记用于实现掩模板与基片的精准对位。
更进一步地,所述对位标记与基板组合形成的图案,当基板翻转后,在平面内,将基板沿任意方向平移或旋转任意角度,对位标记与基板组合形成的图案均不能与翻转前重合,以便于分辨基片的基板侧和ITO电极侧。
优选地,所述对位标记的数量为一,且与基板组合形成的图形为非轴对称图形。
优选地,所述对位标记为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所有对位标记与基板组合形成的图案为非轴对称图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ITO基片通过在ITO电极层和离型膜之间设置电荷转移抑制层,抑制了ITO电极层表面与离型膜之间的电荷转移,避免了因电荷转移造成的器件性能下降的问题,同时,在离型膜剥离后,电荷转移抑制层还可作为有机光电器件的空穴注入层,同一膜层结构能够实现不同功能,节约了器件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有机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有机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80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转换阵列基板及光电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抑制浮体效应的新型SOI器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