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走“S”形的无碳小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26597.7 | 申请日: | 2018-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7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黄燕钧;申毅莉;沈丰旋;宋远韬;李林恒;袁康;刘大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3H17/00 | 分类号: | A63H17/00;A63H17/26;A63H29/08;A63H31/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蔡国;黄为 |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滑块 小车 本实用新型 转向机构 转向轮 车架 底板 啮合 机械原理教学 不完全齿轮 滑动连接 技术要点 驱动机构 上下相对 依次连接 传动齿 新装置 导轨 铰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走“S”形的无碳小车,属于无碳小车的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特征明显、实用性高的新装置;其技术要点包括车架和设于车架上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框架、第一连杆、滑块、第二连杆和设于底板前端的转向轮,所述的框架内侧上下相对的两侧均设有与不完全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所述的框架与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上设有能引导第一连杆沿一直线往复运动的导轨,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块相铰接,所述的滑块与第二连杆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与转向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机械原理教学的场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碳小车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走“S”形的无碳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无碳小车是一种把重力势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教学用具,让当代大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无碳小车的理念,有必要制作一种结构简单、特征明显的无碳小车教具,以方便学生对其内部结构的基本了解。但经过查找和分析,大多数无碳小车的模型并没有很好地将传动机构与间歇性转向机构相结合,能源利用率低,无碳小车的稳定性也比较欠缺,不能作为教学模板,而且结构复杂,没有代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特征明显、实用性高的能走“S”形的无碳小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走“S”形的无碳小车,包括车架和设于车架上的驱动机构,所述的车架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竖直设置的导向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设于导向机构上的定滑轮,所述的定滑轮上缠绕有线绳,所述线绳的一端与设于导向机构内的势能块相连接,所述线绳的另一端缠绕在一绕线轴上,所述的绕线轴通过一传动机构与设于车架两侧的滚动轮以及转向机构相联动;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框架、第一连杆(、滑块、第二连杆和设于底板前端的转向轮,所述的框架内侧上下相对的两侧设有与设于传动机构上的不完全齿轮交替啮合的传动齿,所述的框架与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上设有能引导第一连杆沿一直线往复运动的导轨,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接,所述的滑块与第二连杆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与转向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由绕线轴通过齿轮组传动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的第一转动轴通过齿轮组传动与第二转动轴联动,所述的第二转动轴两端分别与滚动轮相联动,所述的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还与不完全齿轮联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块相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绕线轴呈圆锥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结构为数量至少三条的立柱且围绕势能块均匀分布。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通过势能块的重力势能转变为绕线轴转动的机械能,再通过齿轮传递,从而给无碳小车提供动力,能源的利用率高,无碳小车的运行距离长,所使用的转向机构由不完全齿轮配合完成,转向轮的不断变向,从而实现小车能走“S”型;
2、在本实用新型的小车结构中,无碳小车的运行更加顺畅稳定,结合多种有代表性的机械结构,能更好地提供一种适用于机械机构教学的无碳小车;
3、本实用新型均采用支架等结构,便于学生观察无碳小车的运行原理,同时也方便零件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不完全齿轮与第一连杆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学院,未经梧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6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