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筒上针及旋转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23645.7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5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安之卓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41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筒 旋转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筒上针及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一轴承连接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丝杠,连接在第二固定板上的电机,以及连接在电机和丝杠之间的第一带轮结构;还包括连接在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三固定板,通过第二轴承连接在第三固定板上的并且用于定位针筒外筒体的旋转套,以及连接在丝杠上的用于定位针筒活塞杆、并且能够带动针筒活塞杆沿着直线方向来回移动的拉板组件;所述的旋转套与丝杠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带轮结构;所述的旋转套和拉板组件之间形成针筒外筒体和针筒活塞杆的放置空间;实现抽液体药和放液体药,带动针筒模拟人手动作完成配药,安全可靠性好,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配药装置中的针筒配药结构的机械手部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针筒上针及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以及医院HIS网络的不断发展,国民对医院管理水平,特别是调剂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卫生部《医院药事管理暂行条例》和等级医院评审要求,病区调剂室应实行单剂量发药和静脉用药配制工作,目前病区调剂室的调剂流程远远不能充分满足上述要求,主要原因如下:1、交叉感染的危险性:在调剂过程以及核对过程中,药剂师都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接触药品才能完成调配;有可能造成药品的被污染;2、高差错率:目前的调剂流程,核实与确认手段很大程度上依赖药剂师和护士对药品知识的掌握,床位的增加及节假日前的大量调剂工作,使疲劳状态下的核对更加不能充分发现问题;3、调剂流程制约:一些医院受到各种制约因素(例如:场地,人手不足以及经费等)的影响;因此需要现代化的自动配药装置;其中针对针筒(注射器),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抓住针筒吸取药物,期间很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性好,操作方便,用于针筒装上针头,以及能够通过旋转抽液体药和放液体药的机构,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筒上针及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一轴承连接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丝杠,连接在第二固定板上的电机,以及连接在电机和丝杠之间的第一带轮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连接在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三固定板,通过第二轴承连接在第三固定板上的并且用于定位针筒外筒体的旋转套,以及连接在丝杠上的用于定位针筒活塞杆、并且能够带动针筒活塞杆沿着直线方向来回移动的拉板组件;所述的旋转套与丝杠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带轮结构;所述的旋转套和拉板组件之间形成针筒外筒体和针筒活塞杆的放置空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三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三固定板的横截面为“7”字形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套上设置有与针筒外筒体贴合的凹槽,以及便于针头插入的、并且与凹槽连通的通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凹槽上还设置有能够增加与针筒外筒体摩擦阻力的吸附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拉板组件包括连接在丝杠上的螺母,以及连接在螺母上的拉板;所述的拉板上设置有便于针筒活塞杆卡入的U形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U形槽上还对称设置有弹性挡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带轮结构和第一带轮结构的结构相同,都包括带轮,以及连接在带轮之间的同步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安之卓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安之卓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36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解剖工具包
- 下一篇:一种妇科检查床垫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