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发动机底护板和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85710.1 | 申请日: | 2018-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1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祁建;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B60K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胡影 |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发动机 导电块 底护板 热熔件 壳体 本实用新型 控制模块 输出电线 输入电线 风扇 电源 熔化 发动机舱 风扇启动 输出导线 输入导线 常温下 容纳腔 散热 板体 内壁 连通 融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发动机底护板和具有其的车辆,车辆发动机底护板包括:板体;风扇;电源;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壳体;输入电线;输出电线;导电块;热熔件,热熔件设在容纳腔内,热熔件在常温下与导电块相连并将导电块固定在壳体的内壁面上,热熔件在发动机舱的温度升高至预定温度时熔化,导电块的两端分别与输入电线和输出电线相接触,风扇与电源之间形成通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发动机底护板,通过热熔件将导电块固定在壳体上,当温度升高时,热熔件融化,导电块下落并连通输入导线和输出导线,风扇启动并散热,该车辆发动机底护板结构简单,能够降低车辆发动机底护板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发动机底护板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发动机底护板安装在汽车底盘上,具有保护机舱内位置靠下的零部件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因磕碰造成的零部件损坏。但是,同时也会造成机舱温度上升,达到热害限制值时,损伤机舱内的零部件。
参考专利文献CN203854601U-一种具有冷却液循环功能的发动机下护板,公开了一种具有冷却液循环功能的发动机下护板,这种下护板装置采用液冷的方式,需要加装很多零部件,而且液冷需要加注冷却液,操作也很繁琐,此外布置空间上很难实现,成本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发动机底护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该车辆发动机底护板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发动机底护板包括:
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散热网,所述散热网上设有多个散热孔;
风扇,所述风扇设在所述散热网的一侧以用于散热;
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风扇相连以向所述风扇提供电源;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在所述板体上以控制所述风扇与所述电源的连通或者断开;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容纳腔;
输入电线,所述输入电线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
输出电线,所述输出电线的一端与所述风扇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
导电块,所述导电块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输入电线和所述输出电线之间;
热熔件,所述热熔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热熔件在常温下与所述导电块相连并将所述导电块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所述热熔件在发动机舱的温度升高至预定温度时熔化,所述导电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入电线和所述输出电线相接触,所述风扇与所述电源之间形成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输入导电片,所述输入导电片自上而下朝所述输出电线一侧倾斜地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输入导电片与所述输入电线的另一端相连以在所述热熔件熔化时与所述导电块相接触;
输出导电片,所述输出导电片自上而下朝所述输入导电片一侧倾斜地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输出导电片与所述输出电线的另一端相连以在所述热熔件融化时与所述导电块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一绝缘块,所述第一绝缘块用于将所述输入导电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相连;
第二绝缘块,所述第二绝缘块与所述第一绝缘块相对应设置以将所述输出导电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5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