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储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8216.6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6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常亮;易达;张海兴;康洪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B21F11/00;B21F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符莹莹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钢筋架 切割机 储运装置 调直机 输送机 挡板 第二托架 第一托架 机械手 安置槽 吊运机 刻度线 检测 操作台 建筑施工技术 本实用新型 储运设备 固定钢筋 切割过程 循环间歇 转移效率 垫块 吊运 拉直 磨损 上铺 切割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筋储运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钢筋储运设备包括操作台、调直机、输送机、切割机、吊运机、机械手和钢筋架。调直机与输送机连接,切割机安装在操作台上,调直机用于将钢筋原料拉直,拉直后的钢筋原料经输送机到达切割机。操作台上设有刻度线和挡板,刻度线便于确认钢筋的切割长度,挡板用于在切割过程中固定钢筋;吊运机包括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循环间歇性地吊运钢筋,机械手将钢筋置于钢筋架上。钢筋架上开设有安置槽,用于放置钢筋,且钢筋架上铺设有垫块,缓减钢筋的磨损;机械手上设有检测元件,检测元件用于检测安置槽的位置。该钢筋储运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转移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筋储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中需要用到大量的钢筋,其长度、规格不尽相同。由于钢筋主要用于承载、加固,需满足较大的承载能力,因此,对钢筋的平直度、截面完整度等有较高要求。
但由于在运送转移过程中,大量的钢筋堆放在一起,容易导致挤压变形或碰撞磨损,造成了原料的浪费,增加成本,费时费力。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钢筋储运装置,能够适应于各种不同规格的钢筋转移、存放,减少钢筋原料的浪费,是目前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中急需改善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储运装置,能够将钢筋原料拉直、按预设长度切割并转移至钢筋架上,保证钢筋使用前的平直度,通过设置吊运机和机械手转移钢筋,转移效率高,安放位置精确可控,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钢筋储运装置,在操作台的底部设有移动轮,便于移动操作台,控制更加灵活方便。该钢筋储运装置结构简单,转移效率高,安放位置精确可控,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改善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筋储运装置,所述钢筋储运设备包括操作台、调直机、输送机、切割机、吊运机、机械手和钢筋架。
所述调直机与所述输送机连接,所述切割机安装在所述操作台上,所述调直机用于将钢筋原料拉直,拉直后的钢筋原料经所述输送机到达所述切割机。
所述操作台上设有刻度线和挡板,所述刻度线便于确认所述钢筋的切割长度,所述挡板用于在切割过程中固定所述钢筋;所述吊运机包括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第二托架循环间歇性地吊运所述钢筋,所述机械手将所述钢筋置于所述钢筋架上。
所述钢筋架上开设有安置槽,用于放置所述钢筋,且所述钢筋架上铺设有垫块,缓减所述钢筋的磨损;所述机械手上设有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安置槽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吊运机还包括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固定梁,所述第一固定梁设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二固定梁设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首尾相连,形成环形滑道。
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第二托架能够沿所述环形滑道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第二托架分别包括吊环、连接杆和支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吊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吊环与所述环形滑道连接,并且能够沿所述环形滑道移动;所述支架用于托住所述钢筋,当所述吊环移动,带动所述钢筋移动,并到达所述机械手处。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底部采用布料裹覆,减小对所述钢筋表面的摩擦。
进一步地,所述吊环上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吊环沿所述环形滑道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上设有定位传感器,所述钢筋接触到所述定位传感器,所述切割机启动,切断所述钢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82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