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致动器的通气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1960.5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4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上松豊;真贝一美;加藤瞬;金城秀一;大须贺康平;初田匡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东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7/116;H02K5/10;F16H57/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于靖帅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体 呼吸孔 致动器 通气 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 方向观察 通气开口 突起部 底面 贯通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致动器的通气构造,该通气构造设置于致动器的外壳,其具有:凹槽,其位于外壳的外表面;呼吸孔,其位于凹槽的底面,沿第一方向贯通外壳;过滤器,其从外壳的内侧固定于呼吸孔;盖体,当从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盖体从外壳的外侧覆盖包含呼吸孔在内的凹槽的一部分区域;通气开口部,其位于凹槽的从盖体露出的部位;以及突起部,其从凹槽的底面向盖体侧突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致动器的通气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具有防水性的致动器中设置有用于压力调整的通气件。
例如,作为通气构造,像日本特开2010-063224号公报中所示的那样,公知有在呼吸孔的内侧设置有排气过滤器的结构。
排气过滤器粘接在呼吸孔的壳体内的开口部,但在高压的液体流入到呼吸孔中的情况下,有可能因液体的压力而导致排气过滤器剥落、或者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致动器的通气构造,即使在高压的液体流入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护过滤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致动器的通气构造,该通气构造设置于致动器的外壳,其具有:凹槽,其位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呼吸孔,其位于所述凹槽的底面,沿第一方向贯通所述外壳;过滤器,其从所述外壳的内侧固定于所述呼吸孔;盖体,当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盖体从所述外壳的外侧覆盖包含所述呼吸孔在内的所述凹槽的一部分区域;通气开口部,其位于所述凹槽的从所述盖体露出的部位;以及突起部,其从所述凹槽的底面向所述盖体侧突出。
根据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要素、步骤、性质和优点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局部俯视图。
图3是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具有连接托架的电动致动器的局部俯视图。
图5是沿图4的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具有第一变形例的通气构造的电动致动器的局部俯视图。
图7是沿图6的C-C线的剖视图。
图8是具有第二变形例的通气构造的外壳主体的局部立体图。
图9是具有第三变形例的通气构造的外壳主体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动致动器)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局部俯视图。图3是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10与被驱动轴90连结而使用。电动致动器10使被驱动轴90绕轴旋转。
电动致动器10具有外壳11、马达部20、减速机构30、输出部40、控制基板60、第一轴承51、第二轴承52、第三轴承53、第四轴承54以及外部连接器80,该马达部20具有在第一中心轴线J1的轴向上延伸的马达轴21。第一轴承51~第四轴承54例如是球轴承。第一中心轴线J1的轴向与图1的上下方向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东测有限公司,未经日本电产东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19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装置及包含其的水族器材
- 下一篇:同步电机中盖板和壳体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