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转向管柱调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38265.3 | 申请日: | 2018-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2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彭微君;汤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1/184 | 分类号: | B62D1/184;B62D1/187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贾允;肖丁 |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侧板 缓冲滑块 固定支架 调节组件 压紧机构 转向管柱 本实用新型 车辆转向 调节装置 导向孔 缓冲孔 管柱 弹簧预紧 滑动安装 极限位置 减小振动 相对设置 组件设置 弹性的 塑料件 撞击声 嗒嗒声 摆动 车架 中压 | ||
1.一种车辆转向管柱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转向管柱组件(2)和调节组件(3),所述固定支架(1)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向管柱组件(2)通过所述调节组件(3)与所述固定支架(1)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支架(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所述转向管柱组件(2)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之间,所述第一侧板(11)上开设有第一导向孔(111);
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压紧机构(31)和缓冲滑块(32),所述压紧机构(31)能够调节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之间的距离,所述缓冲滑块(32)与所述压紧机构(31)连接,所述缓冲滑块(32)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孔(111)内,所述缓冲滑块(32)上设有至少一个缓冲孔(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管柱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滑块(32)为具有弹性的塑料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管柱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滑块(32)与所述第一导向孔(111)的形状相同,且所述缓冲滑块(32)长度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导向孔(111)长度方向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管柱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滑块(32)的两端分别各设有一个所述缓冲孔(3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管柱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孔(321)的形状为嘴唇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和异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管柱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31)包括调节凸轮(311)和固定凸轮(312),所述调节凸轮(311)与所述固定凸轮(312)相配合连接,所述调节凸轮(311)能够相对所述固定凸轮(312)转动,改变所述调节凸轮(311)和所述固定凸轮(312)之间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管柱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组件(2)包括转向管柱(21)和活动支架(22),所述转向管柱(21)与所述活动支架(22)连接;
所述调节组件(3)还包括连接轴(33),所述第二侧板(12)开设有第二导向孔(121),所述连接轴(33)穿过所述第一导向孔(111)、所述活动支架(22)和所述第二导向孔(1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管柱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还包括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34),所述弹簧(34)设置于所述固定凸轮(312)与所述缓冲滑块(32)之间,且所述弹簧(34)套设于所述连接轴(33)上,所述弹簧(34)能够消除所述调节凸轮(311)和固定凸轮(312)之间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管柱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33)为螺栓,所述螺栓包括头部(331)和螺杆(332),所述头部(331)和所述螺杆(332)固定连接;所述螺栓头部(331)形成限位板,所述螺杆(332)与所述头部(331)连接的一端设有固定块(33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管柱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架(2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221)和第四侧板(222),所述第三侧板(221)开设有与所述螺杆(332)相匹配的第一装配孔,所述第四侧板(222)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333)相配合的第二装配孔;所述固定块(333)嵌入安装于所述第二导向孔(121)和所述第二装配孔,且所述固定块(333)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孔(121)的长度方向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82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